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學津去世 享年71歲(圖)

2012-12-22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學津去世27日舉行遺體告別會

張學津

12月21日15點13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馬派老生傳人張學津因肝癌在北京佑安醫院逝世,享年71歲。昨天,徒弟穆雨對記者說:“師父每次一聊到戲就像變了一個人,前幾天他還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帶著我們這幫學生再唱一出戲。”

北京京劇院供圖

徒弟床前輪流照顧

昨天早晨6點多,穆雨接到師哥杜鵬的電話,心里咯噔了一下,穆雨說:“我這段時間特怕接電話,早晨我一看電話號碼,心里就慌了。去了醫院后看到師傅臉色非常黃,大不如前了,師父的手特別涼,他跟我說腿有點疼,讓我捶捶腿。9點多,師父就開始昏迷了。”

從前晚一直陪伴師父在醫院的杜鵬說:“師父這一個多月病情加重,吐了幾次血。昨晚師父一直說惡心,嗓子里有痰出不來。老師是肝癌晚期,肝腹水、肝衰竭特別嚴重,兩天不抽水肚子就腫脹起來。”在張學津老師病重期間,朱強、高彤、杜鵬、穆雨等徒弟們天天輪流值班照顧師父,一生酷愛京劇的張學津此刻還不忘給學生們說戲。

病床上為徒弟說戲

徒弟穆雨表示,在師父得病期間,大家就想讓師父好好休息,也不想讓他再教我們什么,“可師父每次一聊到戲就特別高興。前兩天他看了我演出《法門寺》的錄像,一說就說了兩個小時,告訴我如何去體會人物內心,還有哪些動作不準確。”

問及張老師生前有沒有什么愿望,穆雨說:“前幾天他還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帶著我們這幫學生再唱一出戲。”據穆雨回憶,師父生病后沒有唱過大戲,但還堅持參加了一些京劇晚會。

據北京京劇院黨委副書記王桂生介紹,張學津老師原來身體特別好,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次演出京劇《畫龍點睛》前不小心被開水燙了腳,他為了堅持上臺演戲就去醫院輸血、打了高蛋白,卻不幸染上了丙肝病毒,到了2008年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樂觀面對癌癥晚期

王桂生作為同事和院領導時常去醫院探望,她說:“張老師特別樂觀,2008年確診時就是肝癌晚期了,他說自己是跟閻王爺借5年,已經很滿足了,醫院的大夫也說是個奇跡。我們都說張老師是一個戲癡,一說起京劇來就特別高興,說其他的事情,就像一個大男孩。”

昨晚,記者從北京京劇院治喪委員會獲悉,張學津先生遺體告別會定于12月27日上午10點在八寶山殯儀館東大廳舉行。正在上海出差的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告訴稱,今天將趕回北京,籌備張學津老師的追思活動。

-生平

馬派老生傳人

張學津是京劇大師張君秋之子,著名京劇馬派老生傳人。他受家庭影響,7歲開始學戲,拜陳喜光為師學娃娃生,曾師從王少樓、陳少武學習老生。1961年,正式拜京劇大師馬連良為師,先后演出了《借東風》《趙氏孤兒》《清官冊》《甘露寺》等馬派代表劇目。

上世紀60年代上演的京劇現代戲《箭桿河邊》是張學津的成名作,80年代末由他主演的京劇《畫龍點睛》紅極一時。在近些年的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工程中,他幾乎為所有的京劇馬派劇目配了像。當今活躍在京劇舞臺的很多馬派老生,如朱強、高彤、杜鵬、穆雨等都是他的徒弟。

張學津臺風瀟灑大方,演唱舒展酣暢,念白清晰自然,有較強的塑造人物的能力。表演深得馬派神韻,唱腔融“余”、“馬”兩派于一體。在演唱技巧上,張學津的吐字、發聲更接近于馬連良先生晚年的演唱錄音。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