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外來物種“入侵”南極 甚至已出現老鼠

2008-01-30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南極洲是世界上僅剩的廣袤荒野之一。然而,這片最后的處女地正承受外來物種侵入威脅。科學家擔心,鼠類和貓類今后可能會占據海鳥的領地,野兔和馴鹿將在冰川安營扎寨。

  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暖為非本土物種在南極生存創造了條件。這些不速之客將不可逆轉地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

  入侵

  南極洲是企鵝、海豹和鯨的故鄉,而科學家近些年發現了不少非本土物種,包括跳蟲和苔蘚。

  路透社28日報道,日本在南極的科學考察站附近已經長出草來。澳大利亞科考站發現了多種真菌,俄羅斯科考站附近也發現了外來植物。

  在研究人員發現的外來植物中,有一種來自歐洲的草,名為匍匐翦股穎。“南極洲外來物種”研究項目負責人達娜·伯格斯特龍說:“這種草能到處生長,散布在南極洲大部分地區,都快成了草坪。”

  挪威極地研究所所長金·霍爾門說,一名瑞典科學家在從一個池塘中提取的采樣中發現了8種不明生物。

  即使是在距離海洋250公里的挪威特羅爾站,研究人員依然發現了4種螨類動物,一些巖石上長有苔蘚。

  南極洲南佐治亞島甚至已出現老鼠。

  加劇

  科學家擔心,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南極氣溫上升,使包括老鼠在內的非本土動植物越來越容易在南極生存。

  相關聯合國機構認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暖會使南極洲更適于外來物種居住,對當地物種構成重大威脅。

  此外,到訪南極的研究人員和游客數量近些年不斷增加。2001至2002年間,到訪南極的游客大約為1.5萬人;2005至2006年間,這個數字攀升至3萬多人。現在,平均每年4萬人到訪南極,大部分是游客。夏季,南極洲各地共有大約4000名研究人員。

  這大大增加了外來物種進入南極大陸的機會。

  “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南極洲是原始生態環境的最后堡壘,”澳大利亞科學家伯格斯特龍說,“它被南部海域隔開,而人類已經開始越過這一界線。”

  措施

  在南極生態遭受重大逆轉前,各種措施和努力正在不斷加強。

  2006年在英國愛丁堡舉行的《南極條約》協商會議把外來物種入侵南極列為優先研究課題。來自40多個國家的代表同意采取措施阻止非本土物種入侵南極。

  環境保護組織也呼吁各國政府采取更多行動控制南極旅游業發展。此外,旅游者被要求,登上南極大陸前必須先擦洗腳上的靴子,絕對不能攜帶植物。

  澳大利亞科考站則要求科學家用真空吸塵器清理衣服,以去掉粘在衣服上的植物種子。

  挪威特羅爾站的科學家只能靠外界輸送新鮮水果和蔬菜。考察站醫生厄于斯泰因·約翰森說:“建立一個密封溫室種植新鮮果蔬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這違反規定。”

  特羅爾站負責人阿特勒·馬庫森說,外來物種進入南極有著嚴格限制。他指著餐桌上的假玫瑰花說:“連我們的花都用塑料制作,因為我們不能把任何活物帶進來。”(劉莉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