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中國鱘鰉魚之鄉"累計向放流鱘鰉魚苗近1000萬尾

2008-07-1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新華網哈爾濱7月9日電(記者李建平)素有“中國鱘鰉魚之鄉”美稱的黑龍江省撫遠縣日前舉行了2008年鱘鰉魚苗放流活動,50萬尾人工孵化的鱘鰉魚苗被放流到中俄界江黑龍江。至此,撫遠縣已經累計向黑龍江放流鱘鰉魚苗近1000萬尾。

    鱘鰉魚歷史上在黑龍江干流江段里均有分布,由于生存環境的惡化和過度捕撈,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鱘魚的活動范圍已明顯縮小,鱘鰉魚這一寶貴的魚類資源已處于瀕危狀態。1997年國際瀕危動植物種貿易公約大會,把中國黑龍江施氏鱘和達氏鰉列為世界珍稀瀕危保護物種。

    撫遠縣水產局副局長原新太說,撫遠縣自2002年開展鱘鰉魚苗人工孵化繁育成功后,每年都向黑龍江放流鱘鰉魚苗,以保護涵養漁業資源。幾年來,已累計放流鱘鰉魚苗近1000萬尾。此次放流的50萬尾鱘鰉魚苗是今年5月水產部門通過人工孵化繁育的,魚苗體長均在7至10厘米。

    原新太介紹,撫遠縣是一個以盛產各項經濟魚類而聞名的邊境口岸城市,近幾年,這個縣不斷加大鱘鰉魚的管理保護工作,投入大量資金開展人工孵化繁育和養殖,已經建成中國重要的鱘鰉魚繁育基地,年孵化能力可達5000萬尾。

    鱘魚類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由于其原始古樸的外形2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故有“水中活化石”之稱。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全世界野生鱘魚認定為瀕危動物,其中,學名為施氏鱘和達氏鰉的兩種魚,現僅存于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