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吉安縣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發展理念,適時提出“生態立縣、和諧發展”戰略構想,立足打生態“攻堅戰”,把生態縣建設工作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
抓生態農業建設,著力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針對影響生態建設的農村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化肥農藥污染、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污染等問題,我縣下大力氣在兩個方面做文章。一是優化生態立體種養模式,大力發展沼氣。2002年,我縣在全省率先啟動沼氣扶貧工程,從而消除了人畜糞便污染,又減少了對森林的破壞和化肥的施用量。同時,以沼氣為紐帶,大力發展并推廣“豬—沼—果(菜、糧、魚)”等生態立體種養模式,全縣已形成了戶成院、組成片、鄉鎮成規模的庭院經濟發展新格局。二是發展綠色特色產業,培育無公害綠色產品。近幾年來,我縣建成永和錦源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橫江葡萄科技示范園、華記蔬菜等一批綠色農產品基地。依托正邦集團、溫氏禽畜公司建成了肉牛、良種豬、肉雞養殖核心圈。目前我縣共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5萬畝、綠色大米基地10萬畝和有機葡萄基地2萬畝,并獲得8個綠色大米商標,橫江葡萄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標準,生態模式、綠色產業使我縣農業生產走上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抓生態家園建設,著力解決城鄉人居環境問題。為徹底改變城鄉臟亂差面貌,從2002年開始在全縣全面啟動生態家園建設。一是打造園林縣城。我縣創新縣城建設理念,把城區作為景區來經營,先后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研究院、杭州園林設計院等一批全國、全省知名設計單位,對縣城進行園林設計和生態包裝,并投入近2億元資金興建了廬陵文化廣場、森林公園等多個景觀工程,對縣城所有主干道、大街小巷進行“拆違建綠”、“小區插綠”等綠色工程建設,形成“水在城中,人在綠中”的特色城區風景。二是培育優美鄉鎮。圍繞優美鄉鎮的總體建設要求,全縣所有鄉鎮都進行了規劃修編,重點確定建設內容和主攻方向。出臺文件強化對鎮區環境衛生的整治,組建專門隊伍實施全天保潔以及明確生活垃圾、污水集中處理的獎補措施,徹底解決了創環境優美鎮區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抓生態旅游建設,著力解決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問題。近幾年,對娑羅山、君山湖、廬陵生態公園進行重點規劃建設,對吉州窯遺址、文天祥紀念館、資國寺進行生態包裝,對名屋名居名木古樹進行重點保護,使古色文化、綠色文化、紅色文化和佛教文化相得益彰,形成具有濃厚廬陵文化特色的生態旅游,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到我縣觀光考察。2007年,我縣榮獲“全國生態旅游大縣”、“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