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的進步,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亟需改善的問題依舊迫切。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金融在市場資源配置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離不開農村金融提供連續持久的支持。在目前的新形勢下,重構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有效發揮農村金融在農業經濟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據悉,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此次全會的主題將定位于研究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中國作為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當前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的提速過程中,而城市化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要解決好農民、農村的發展問題,并且要通過工業化的推進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找到出路。農村金融中承擔重要責任的農業銀行、農業開發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在支農方面的責任將被進一步強化,鼓勵發展面向“三農”的中小銀行,允許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從金融機構融資等金融支持政策預計將在討論之中。
眾所周知,農村金融是金融業領域的重要分支。自2007年銀監會頒布了一系列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的規范性文件。作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農村金融改革政策的延續,業界預計,加大財政支持可能在本次《決定》中有所體現,總體上將鼓勵金融機構向“三農”傾斜,引導信貸資金支持“三農”業務。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表示,無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是發展城鄉統籌建設,都離不開金融部門的支持,而農村金融機構資金的支持迫切需要一個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這是保證農村金融機構穩健發展的決定因素。
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處于金融生態的末梢,對整個金融生態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地經濟發展環境,其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村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和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據了解,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迫切問題將與城市金融生態問題一并被列入探討課題,成為將于2008年11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金融市長年會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發展年會”上的熱點議題。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一個功能齊全、和諧有序、運作順暢的“生態鏈”,對于國內農村商業銀行乃至整個農村金融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