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中國最大林區的黑龍江省將實施“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工程規劃,全面恢復大小興安嶺的生態功能。屆時將有10萬人遷出生態功能區,其中包括約2.2萬名村民和8萬名林業職工及其家屬。
根據規劃,未來幾十年間,“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將建立三種級別的自然保護區,即“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三個區域都將完全禁止生產建設活動。規劃要求,“實驗區”和“緩沖區”可以進行不同級別的科學實驗和礦產勘測,而“核心區”則要求做到無人居住。
該規劃選取大小興安嶺地區共59個鄉鎮作為重點目標,進行“小城鎮建設”。生態脆弱地區和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約2.2萬村民將轉移到“小城鎮”生活,現有林場和經營所也將進行整合,轉移安置林業職工及家屬約8萬人。
“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包括大興安嶺地區、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轄區及通河縣、巴彥縣、綏棱縣、湯原縣、蘿北縣山區部分(含區域內林區、墾區),區域總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70余萬人,是中國最大的林區和重點成礦帶之一。該區域是黑龍江、松花江、嫩江等水系的重要源頭和水源涵養區,在保持水土、調蓄洪水、維持寒溫帶生物物種多樣性和區域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著中國和東北亞地區的生態安全。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小興安嶺經過近60年的高強度開發,整體生態功能退化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