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冰之島”會消失?原始冰層融化令冰島人很擔憂

2008-11-26  來源:《半月談》
[字體: ]
  冰島,一個位于北大西洋北部、靠近北極圈、人口僅31萬的小國,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有近11%被冰川覆蓋,人稱“冰之島”。

  今年,一場金融危機讓冰島這個國家近乎破產,全世界都在關注冰島人如何彌補金融危機捅出的婁子,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是,一個比金融危機危害更大、更關系冰島生死存亡的大危機,正在日益逼近,那就是全球變暖。

  原始冰層在融化 

  挪威南森環境和遙感中心的專家約翰內松認為,盡管今年北冰洋地區冰層萎縮速度低于2007年的水平,但它們確實已經進入了長期融化的階段,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他說:“去年這些冰層融化的高速度讓專家們擔心今年會出現冰層松動分離現象,這會給以冰層為家的傳統捕獵手——北極熊帶來嚴重危害,還好今年沒有再出現更薄的冰層。”

  約翰內松介紹說,北極冰川去年達到融化最快速度,去年7月,冰川面積大約是600萬平方公里。今年9月專家們進行再度跟蹤測量時發現,北極冰川面積比去年多出100萬平方公里。

  最新的測量數據給科學家們帶來了一線希望,北極地區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算處于安全范圍。

  但他對北極冰川的未來仍舊十分擔憂,因為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有著驚人的相似度,高達90%。倘若全球變暖進一步惡化,北極完全有可能在2030年成為無冰地帶。冰川的融化將給冰島這樣位于北極的國家帶來滅頂之災。

  海洋生物圈在改變 

  盡管科學家們對北極冰川究竟什么時候會全部融化尚未達成共識,但冰島周邊海域生物圈的改變已經用事實說明,這一天也許并不遙遠。

  據冰島《晨報》報道,在冰島周邊海域,一些不常見的魚種成了常客,而一些常見的魚種則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首先引起冰島人注意的就是鯖魚,近幾年,這種以往在冰島周邊海域很難一見的魚類的捕撈量迅速增加了10倍。與此同時,以往在冰島南面和西面海域才能捕撈到的黑線鱈魚,如今已出現在相對溫度更低的冰島北面海域。

  冰島海洋研究所助理所長奧拉菲爾·奧斯紹爾松說,由全球變暖引發的冰島海域海水溫度上升是從1996年開始的,海洋生物圈的變化將是不可逆的,一些魚類和物種會因此絕跡。

  今年7月30日,冰島西南部城市辛格韋德利氣溫高達27攝氏度,創下冰島歷史最高溫。冰島科學家的最新預測報告則稱,到本世紀末時,將會有80種鳥類首次到達不再寒冷刺骨的冰島,而冰島也將成為適宜種植小麥和南瓜的國家。

  冰島氣候變化研究小組負責人、冰島氣候變化科學委員會主席比約松認為,冰島10年來氣溫逐年上升只是全球變暖的一部分,未來10年氣溫對環境的影響將更嚴重。

  冰島人憂心未來 

  2007年的冬季,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氣溫一度上升到兩位數,導致洪水泛濫。而在遭到全球變暖的負面影響之前,這里的氣溫通常在零度以下。從前的冰島,冬季通常是漫天飛雪,現在的冰島,冬季的雨水竟然多起來了。

  明顯的環境變化使冰島人擔憂未來。2007年10月,包括冰島在內的幾個北歐國家發表報告,警告北極冰川融化加快,并稱這些融化將被證明不可逆轉。

  盡管氣候變暖某種程度上給冰島帶來了豐富的水能資源,讓冰島向“無化石燃料國家”的目標又邁進一步,但冰島人清楚地意識到,氣候變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經濟收益,冰島受到的負面影響可能更大,比如更多的洪水、更高的海平面以及不可預知的生態變化。

  冰島環境部長索倫·斯文比亞爾納多蒂曾對冰島居民承諾說,冰島政府將密切跟蹤氣候變化的趨勢,除了研究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措施,也會從預防災害和改善環境做起。他還呼吁世界各國都能關注全球變暖問題,共同為保護北極乃至全球環境努力。(和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