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危機引起了人們對于核能安全的擔憂。路透社稱,日本擁有約235億瓦的地熱能尚未開發,這足以在未來十年內取代所有計劃建設的核能發電站。核危機后,地熱能可能會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亞洲橫跨太平洋地震帶,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地熱資源,其中印度尼西亞的地熱資源占全世界的40%,但只有4%用于開發;日本是繼美國和印尼之后的第三大地熱大國,然而除了使用溫泉之外,日本似乎并沒有任何開發計劃,其地熱能只占總能源比例很小的一部分。
目前亞洲一些國家依賴核能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根據世界核能協會數據顯示,亞洲六國共有112座核電站處于運營狀態,另有264座正在計劃建設之中。
路透社稱,隨著人們對核能安全顧慮的升級,亞洲各國都面臨著減少核電、發展其他安全能源的壓力。亞洲環境投資服務公司負責人杰佛瑞·海格斯(Jeffrey Higgs)表示:“日本將對所有核電站進行安全排查,其他各國也將緊隨其后,這會提高人們對其他替代能源的關注,如最安全、最清潔的地熱能。”
地熱能源于地心能量,可用于替代部分核能。地表下10公里以內的地殼儲存的地熱能是全球所有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5萬倍。與風能和太陽能相比,地熱能穩定可靠,且不受天氣影響。根據地理結構的不同,地熱能的長期成本有可能低于煤炭,一旦確定了地熱位置并修建了發電渦輪機,其發電成本幾乎為零,然而,整個開發過程的成本卻十分高昂。
地熱項目與石油或采礦工程不同。地熱源的大小在開發之前無從知曉,而且項目前期投入巨大。一座20兆瓦的地熱發電站需要約700萬美元評估費用,另外還需要2000到4000萬美元的開采資金,然而,一旦判斷失誤,所有的投資都將付諸流水。1兆瓦地熱能需要350萬美元的投資,而同樣能量的煤炭只需120萬美元。(1美元約合6.56元人民幣)
此外,地熱資源從勘探到商業運行,一般需要5到7年,回報期過長也是許多投資者不愿意介入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風能或太陽能發電的投資回報期只需12到18個月。
為印尼政府提供研究服務的卡斯爾羅克咨詢公司負責人麥克·克羅斯提(Mike Crosetti)指出:“除非挖掘到了地熱,否則沒有人知道地熱源在哪里。即使已經評估和發掘到了,也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而無法維持開發的情況。”地熱開發需要政府制定明確的政策,從而確保企業可以在當地進行制造、建設和運營十年以上的時間。
亞洲橫跨太平洋地震帶,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地熱資源,其中印度尼西亞的地熱資源占全世界的40%,但只有4%用于開發;日本是繼美國和印尼之后的第三大地熱大國,然而除了使用溫泉之外,日本似乎并沒有任何開發計劃,其地熱能只占總能源比例很小的一部分。
目前亞洲一些國家依賴核能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根據世界核能協會數據顯示,亞洲六國共有112座核電站處于運營狀態,另有264座正在計劃建設之中。
路透社稱,隨著人們對核能安全顧慮的升級,亞洲各國都面臨著減少核電、發展其他安全能源的壓力。亞洲環境投資服務公司負責人杰佛瑞·海格斯(Jeffrey Higgs)表示:“日本將對所有核電站進行安全排查,其他各國也將緊隨其后,這會提高人們對其他替代能源的關注,如最安全、最清潔的地熱能。”
地熱能源于地心能量,可用于替代部分核能。地表下10公里以內的地殼儲存的地熱能是全球所有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5萬倍。與風能和太陽能相比,地熱能穩定可靠,且不受天氣影響。根據地理結構的不同,地熱能的長期成本有可能低于煤炭,一旦確定了地熱位置并修建了發電渦輪機,其發電成本幾乎為零,然而,整個開發過程的成本卻十分高昂。
地熱項目與石油或采礦工程不同。地熱源的大小在開發之前無從知曉,而且項目前期投入巨大。一座20兆瓦的地熱發電站需要約700萬美元評估費用,另外還需要2000到4000萬美元的開采資金,然而,一旦判斷失誤,所有的投資都將付諸流水。1兆瓦地熱能需要350萬美元的投資,而同樣能量的煤炭只需120萬美元。(1美元約合6.56元人民幣)
此外,地熱資源從勘探到商業運行,一般需要5到7年,回報期過長也是許多投資者不愿意介入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風能或太陽能發電的投資回報期只需12到18個月。
為印尼政府提供研究服務的卡斯爾羅克咨詢公司負責人麥克·克羅斯提(Mike Crosetti)指出:“除非挖掘到了地熱,否則沒有人知道地熱源在哪里。即使已經評估和發掘到了,也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而無法維持開發的情況。”地熱開發需要政府制定明確的政策,從而確保企業可以在當地進行制造、建設和運營十年以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