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北京700多畝耕地賣河北建別墅續:督察部門介入

2011-04-01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昨日,通州耕地私賣河北建別墅案第二次開庭,法院決定將案件審理由簡易程序改為普通程序。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表示,已派督察人員到現場介入調查此事。

  法院進行第二次開庭

  白廟村委會負責人介紹,《土地換段協議》被法院判定無效后,此事處理進程緩慢。通州區、北京市國土局分別回復,可通過訴訟途徑解決。村委會便將棗林村委會、三河市土地局訴至通州法院,要求返還土地。

  白廟村代理律師稱,根據案情需要,法庭隨后追加了兩個被告:燕郊鎮政府和燕郊開發區管委會。

  根據法院安排,第二次正式開庭被安排在昨日上午9時10分。

  昨日,由于未能及時辦理旁聽證,想旁聽案件的六七名村民改在樓梯處等待。

  “庭審結束啦,轉為普通程序了”,昨日9時25分許,該案主審法官經過樓梯處時,轉身微笑著告訴村民。

  對此,村民說,“原以為此事就要出結果了,沒想到又得等一陣。”

  “案情復雜可改審理方式”

  白廟村代理律師說,前述四家被告相關法人代表均未到庭,全部委托一名代理律師應訴。法官詢問“是否有新證據補充”、“是否有新的質證意見”后,宣布此案審理由簡易程序改為普通程序。

  “若按簡易程序,三個月審理期限目前即將到期。改為普通程序后,審期可再延長三個月。不再是獨任審判,將組成合議庭”,該代理律師表示,法庭認為案情復雜的,可更改審理方式。

  該律師認為,“這個案件在法律上來說,很簡單”。

  督察人員現場詢問調查

  前日中午,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督察區域包括華北五省市)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先前北京市國土局未通報過此事的情況。周一上午,該局相關負責人看到報道后,當日下午指派一名督察人員介入調查。

  根據職責安排,該局須對相關省市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事項依照規定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或提出糾正意見。

  這名負責人說,前日和昨日,該督察人員已分別前往通州白廟村和河北燕郊深入了解情況。

  據白廟村委會主任張松回憶,督察人員到村后詳細詢問了事件過程和當時村民居住使用情況等,并帶走相關材料。現場未提及此事將如何處理。

  北京國土局正核實細節

  昨日下午,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辦公室負責人稱,尚未接到督察人員的情況反饋,事件詳情還在調查中。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新聞辦公室工作人員在電話中介紹,該局執法監察大隊人員已到現場調查此事,正在核實相關細節。

  “處理采訪要走程序,調查需要時間,結果還需等待”,河北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工作人員回復。

  背景

  700多畝地“賣”給燕郊

  1993年至1999年間,通州區宋莊鎮白廟村以“換地”為名,將位于潮白河北岸的700多畝土地“私賣”給河北省燕郊鎮棗林村。之后,燕郊開發區將土地出讓給房地產商建起了別墅。2006年法院判定換地協議無效后,白廟村又起訴棗林村委會、三河市國土局要求返還土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