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干旱,洞庭湖、鄱陽湖、洪湖喊渴,長江三峽緊急放水……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的罕見大旱,對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農業和生態造成嚴重影響。有網民稱,中國古代文人騷客筆下的大江大湖已經面目全非,古代詩詞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為了求證網民所傳的景觀消失情況,記者尋著千古經典詩詞佳句,兵分幾路探訪那些聞名遐邇的人文和自然景點是否安在。
洞庭不見水天連
煙波浩渺已成夢
“我從沒見過水干成這樣。”6月1日,記者在湖南岳陽樓景區碰到帶朋友來此游玩的岳陽本地居民徐彩云,在給遠方的朋友當“導游”時,她滿帶可惜的口吻說。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筆下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讓無數中國人心曠神怡,紛紛慕名而來。記者在巴陵廣場眺望洞庭湖,裸露出來的幾處沙洲讓以往水天一色的景象不再顯現,盡管視野依然遼闊,但從遠處君山島露出水面的高度看,水位明顯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徐彩云就住在岳陽樓景區附近的梅溪橋老街,她指著湖心一片露出來的沙洲說:“我在這里長大,印象中還沒見過沙洲露出來。”徐彩云還說,就在旁邊的岳陽港務局碼頭也因為水淺不能停靠大船。
岳陽樓景區辦公室副主任尹明偉說,游客在豐水期前只能乘船前往湖中的君山島,現在可以從旁邊的農場通過沙洲到達。
廬山瀑布若游絲
石鐘山下失妙音
李白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位于江西廬山南麓。記者5月31日在山腳遠眺廬山瀑布,發現在一片淡淡的霧氣中,本該是蓬勃激涌的瀑布變成了一條條細絲。
廬山景區管理人員介紹,往年的4月份,當地就處于雨季,廬山瀑布水流洶涌,山澗水聲轟鳴。但今年到了5月下旬,廬山瀑布還是水細聲小。一些游客說,缺水的廬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澗鳴泉的獨特魅力,更無法領略其“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宏偉氣魄。
蘇軾的《石鐘山記》讓石鐘山聞名古今,石鐘山景點位于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的湖口縣。記者在石鐘山看到,由于干旱,臨近長江一側的山腳部位已有一些小溶洞暴露出來。導游告訴記者,前幾天暴露的小溶洞更多,一個個小石孔密集排列。
在江西省星子縣,著名的鄱陽湖景點落星墩不再坐落在湖水中,而是坐落在“草原”上。
悵然赤壁無活水
驚濤拍岸空成憶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900多年前,蘇軾被貶黃州。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他與幾位客人一起登上赤壁磯頭。眼見滾滾東流的長江,激情難止,乘著酒興,一口氣寫出了一篇驚世駭俗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但記者探訪發現,如今的黃州赤壁那種駭浪驚濤的景象已成往事。
記者1日下午在黃岡市黃州區境內赤壁舊址看到,長江已改道到2公里以外,這里現成為東坡赤壁公園,赤紅的巖壁陡峭如鋒,“驚濤拍岸”留下的層層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但“驚濤”早已被一條人工的景觀河取代,而且由于今年的大旱幾近死水。
楚江難自天門開
東流碧水化沙灘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公元725年,李白在赴江東途中舟行江中溯流而上,折服于浩浩長江水在天門山壯美的“一拐”,留下了這首千古絕句《望天門山》。記者6月1日赴安徽蕪湖天門山探訪時卻看到,曾打動“詩仙”的“碧水東流至此回”之壯景已然大大“縮水”,“楚江”沿岸驚濤漫卷、碧水回旋的景觀化作了大片的沙灘。
44歲的東梁村村委會主任謝曉平祖祖輩輩都在此居住,他說:“往常年份里,這時候的江水差不多要和江岸齊平,目測過去即使是在江水拐彎的最狹窄處,江面也有近千米寬,水勢到了天門山這里幾乎呈90度直角陡然向北一拐,江面上激起的巨大漩渦足有幾百米長!”謝曉平告訴記者,近幾年長江泥沙淤積逐漸加重,加上今年罕見的大旱,水面至少比正常年份下降了3到5米,在東南沿岸甚至形成了一處面積達萬余平方米的“大沙灘”。
切勿留下千古遺憾
中國氣象局氣候監測顯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長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為1954年以來同期最少。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劉貴華認為:“干旱對濕地生態影響很嚴重,尤其是水生動物影響非常大;如果干旱再持續一段時間,洪湖水生植物的種質資源可能出現滅絕性消失。”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最新預報,6月3日至7日,湖南、湖北以及江南部分地區將先后出現中到大雨的天氣過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干旱有望緩解。
不過不少網民指出,人文與自然美景的消失應該對社會是個警醒,在氣候變化和人為破壞下,我們的生態已經很脆弱,務必比以前更需小心呵護,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留下千古遺憾。
洞庭不見水天連
煙波浩渺已成夢
“我從沒見過水干成這樣。”6月1日,記者在湖南岳陽樓景區碰到帶朋友來此游玩的岳陽本地居民徐彩云,在給遠方的朋友當“導游”時,她滿帶可惜的口吻說。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筆下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讓無數中國人心曠神怡,紛紛慕名而來。記者在巴陵廣場眺望洞庭湖,裸露出來的幾處沙洲讓以往水天一色的景象不再顯現,盡管視野依然遼闊,但從遠處君山島露出水面的高度看,水位明顯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徐彩云就住在岳陽樓景區附近的梅溪橋老街,她指著湖心一片露出來的沙洲說:“我在這里長大,印象中還沒見過沙洲露出來。”徐彩云還說,就在旁邊的岳陽港務局碼頭也因為水淺不能停靠大船。
岳陽樓景區辦公室副主任尹明偉說,游客在豐水期前只能乘船前往湖中的君山島,現在可以從旁邊的農場通過沙洲到達。
廬山瀑布若游絲
石鐘山下失妙音
李白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位于江西廬山南麓。記者5月31日在山腳遠眺廬山瀑布,發現在一片淡淡的霧氣中,本該是蓬勃激涌的瀑布變成了一條條細絲。
廬山景區管理人員介紹,往年的4月份,當地就處于雨季,廬山瀑布水流洶涌,山澗水聲轟鳴。但今年到了5月下旬,廬山瀑布還是水細聲小。一些游客說,缺水的廬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澗鳴泉的獨特魅力,更無法領略其“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宏偉氣魄。
蘇軾的《石鐘山記》讓石鐘山聞名古今,石鐘山景點位于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的湖口縣。記者在石鐘山看到,由于干旱,臨近長江一側的山腳部位已有一些小溶洞暴露出來。導游告訴記者,前幾天暴露的小溶洞更多,一個個小石孔密集排列。
在江西省星子縣,著名的鄱陽湖景點落星墩不再坐落在湖水中,而是坐落在“草原”上。
悵然赤壁無活水
驚濤拍岸空成憶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900多年前,蘇軾被貶黃州。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他與幾位客人一起登上赤壁磯頭。眼見滾滾東流的長江,激情難止,乘著酒興,一口氣寫出了一篇驚世駭俗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但記者探訪發現,如今的黃州赤壁那種駭浪驚濤的景象已成往事。
記者1日下午在黃岡市黃州區境內赤壁舊址看到,長江已改道到2公里以外,這里現成為東坡赤壁公園,赤紅的巖壁陡峭如鋒,“驚濤拍岸”留下的層層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但“驚濤”早已被一條人工的景觀河取代,而且由于今年的大旱幾近死水。
楚江難自天門開
東流碧水化沙灘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公元725年,李白在赴江東途中舟行江中溯流而上,折服于浩浩長江水在天門山壯美的“一拐”,留下了這首千古絕句《望天門山》。記者6月1日赴安徽蕪湖天門山探訪時卻看到,曾打動“詩仙”的“碧水東流至此回”之壯景已然大大“縮水”,“楚江”沿岸驚濤漫卷、碧水回旋的景觀化作了大片的沙灘。
44歲的東梁村村委會主任謝曉平祖祖輩輩都在此居住,他說:“往常年份里,這時候的江水差不多要和江岸齊平,目測過去即使是在江水拐彎的最狹窄處,江面也有近千米寬,水勢到了天門山這里幾乎呈90度直角陡然向北一拐,江面上激起的巨大漩渦足有幾百米長!”謝曉平告訴記者,近幾年長江泥沙淤積逐漸加重,加上今年罕見的大旱,水面至少比正常年份下降了3到5米,在東南沿岸甚至形成了一處面積達萬余平方米的“大沙灘”。
切勿留下千古遺憾
中國氣象局氣候監測顯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長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為1954年以來同期最少。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劉貴華認為:“干旱對濕地生態影響很嚴重,尤其是水生動物影響非常大;如果干旱再持續一段時間,洪湖水生植物的種質資源可能出現滅絕性消失。”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最新預報,6月3日至7日,湖南、湖北以及江南部分地區將先后出現中到大雨的天氣過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干旱有望緩解。
不過不少網民指出,人文與自然美景的消失應該對社會是個警醒,在氣候變化和人為破壞下,我們的生態已經很脆弱,務必比以前更需小心呵護,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留下千古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