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北京市水務改革發展工作大會召開。市委書記劉淇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立足首都市情,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走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向觀念要水、向機制要水、向科技要水,促進水務工作可持續發展。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王安順出席。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水務局、門頭溝區、順義區、市自來水集團負責人在會上發言。
劉淇講話,從水資源是首都發展不可或缺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加快水務改革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水資源極端緊缺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面對可利用水資源量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上游來水衰減的趨勢難以逆轉,可采地下水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城市供水緊張的嚴峻形勢,要進一步增強深化水務改革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第一,加快水務改革發展是首都城市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審視水問題,切實增強水憂患意識、水危機意識,把水資源承載量作為支撐城市發展和人口規模的重要決定性因素,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切實做好水務工作。第二,加快水務改革發展是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的基礎支撐。必須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把建設節水型社會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全面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工作,堅持“向觀念要水、向機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堅決遏制首都用水需求量上升的勢頭,減少首都發展對水資源的消耗和依賴。第三,加快水務改革發展是首都生態環境不可分割的重要保障。必須把加大水生態治理和水環境保護力度作為保障首都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河流生態修復和水污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宜居城市目標。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務必從政治大局、發展戰略的高度,認真領會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水務改革發展,為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劉淇充分肯定近年來本市水務工作在民生水務、科技水務和生態水務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他說,近10年來,我們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保障了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2010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到29.4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城區和郊區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52%,均居全國首位。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是首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對于今后要著重抓好的工作,劉淇強調,要堅持首善一流標準,走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促進水務工作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