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墨西哥海洋生物恢復迅速

2011-08-19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在卡波費國家公園,一群大眼金槍魚正在產卵回游。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斯科利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日前表示,經過十年努力,墨西哥卡波費國家公園的海洋生物數量增幅為460%,成為世界上最繁盛的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區。

  該研究所從1999年至2009年對公園進行跟蹤調研。當地居民曾經以捕魚為生,導致附近魚群減少,而1995年政府建立了國家公園,嚴格執行“不從海洋捕獲任何魚類”的保護政策。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探險者恩瑞克?薩拉(Enric Sala)表示:“我們從未想象過在卡波費,海洋生物能夠有如此非凡的恢復速度。1999年,這里只有體積中等的魚類,但10年后,這兒有了許多個頭很大的隆頭魚、石斑魚、笛鯛魚甚至大鯊魚。”薩拉在1999年倡導進行跟蹤研究。

  此次研究發現,即使在魚群衰竭的海域,魚群規模也能恢復到與從未被開發的海洋區域相當的水平。項目負責人、斯科利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博士后奧克塔維歐(Octavio Aburto-Oropeza)說:“像卡波費這樣大的海洋保護(71平方公里),海洋生物增長率達463%,這意味著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魚類在此繁衍生長。當前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別的海洋保護區能有如此快速的魚群增長現象。”

  研究指出,保護大型魚類的產卵場所是海洋生物迅速繁衍的關鍵原因。最重要的是,當地群眾積極參與,在相互監督中嚴格實施保護政策。漁民及潛水人員等強制推動公園條款的實施,相互監督,致力于海洋動物群的保護和海洋環境的保護。

  報告稱:“我們認為卡波費國家公園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于當地的領導能力、有效的自我監督約束以及更大范圍的社區支持。”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實施嚴格的海洋生物保護措施有利于降低當地的貧困率,促進經濟增長。海洋公園生物復蘇極大的刺激了當地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如潛水和乘皮艇觀看珊瑚礁,該地區的模式成為加利福利亞海灣和其他地區的發展風向標。

  研究者表示:“珊瑚群礁區域有著豐富的珊瑚和海扇,為龍蝦、章魚和小型魚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有些季節,成千上萬的魚群匯集在保護區內,結伴游玩在群礁之間,十分壯觀。”

  于此同時,科學家們十年來也在一直將總結經驗,用于保護和監管加州海域的礁石,并且對其中30個島嶼及半島進行抽樣調查,以獲取更多的海域保護經驗。

  研究人員還發現,卡波費的魚群種類十分豐富,讓該區域成為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很多大型海洋生物規模迅速增長,如虎鯊,牛鯊等。大型動物規模增長有利于海洋區域內礁石的健康發展,提高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