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中國東北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 擺脫對傳統能源依賴

2011-09-13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投資總額20億元人民幣的大安市50萬千瓦風電開發及水源熱泵項目;投資40億元人民幣的樺甸市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產項目;投資3.2億元人民幣的遼源市垃圾發電廠項目……在正在召開的第七屆東北亞博覽會上,一系列地區性風能、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項目成功簽約,中國東北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步伐正在加快。

  “中國東北地區正圍繞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領域,建設中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吉林省白城市委書記姜治瑩說,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進入“十二五”,東北地區紛紛搶抓全球發展綠色經濟,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難得機遇,吉林省計劃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1000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本屆博覽會期間,共簽訂新型能源類項目28個,吉林省引進資金262億元人民幣。

  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趙全洲說:“吉林省是國內少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種類較為齊全的地區之一。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均有較豐富的儲量,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趙全洲說,近年來吉林省生物質能利用起步式發展,秸稈、垃圾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4萬千瓦,戶用沼氣達到3萬戶,農林生物質成型燃料產量接近10萬噸。

  吉林省太陽能熱利用大面積推廣,集熱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太陽能發電開始起步,地源熱泵供暖制冷面積達100萬平方米。

  遼寧省近年來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的開發利用及相關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在能源供給的思路上,遼寧省逐步擴大非煤發電比重,改善電源結構。始終保持太陽能熱水器和地熱利用的良好發展趨勢,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憑借近海風能資源豐富的良好條件,遼寧西北部各市搶抓國家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良好機遇,做大做強風能發電產業;此外還積極支持農作物秸稈發電、沼氣發電、垃圾焚燒發電等。

  黑龍江省新能源已形成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發電為主的多元發展格局。疏導風電項目建設規模,引導企業開展前期工作,做大做強風電產業;積極推進大中型水電站建設,加快水電開發,重點加快呼瑪河、牡丹江下游、海浪河干流和松花江依蘭航電樞紐開發建設目。

  作為中國陸上風能、太陽能資源最富集、開發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內蒙古在“十一五”期間,主動調整能源產業結構,在優化和升級煤炭、火電產業的同時,加快了新能源開發力度,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的裝機規模連年迅速增加。進入“十二五”,內蒙古將繼續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特別是推進內蒙古西部和東部兩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百萬千瓦光伏產業基地建設。內蒙古將繼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擴大風能等新能源開發規模,加快國家新能源基地建設步伐。
 在當今世界范圍內能源供應緊張的背景下,東北地區大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科技進步,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趙全洲認為,發展新能源產業可逐步降低經濟增長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清潔化水平,減少經濟增長的能源成本和環境成本,有助于經濟的可持續快速增長。

  “新能源產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其產業鏈較長,涉及產業較多。發展新能源產業,不僅可以促進本行業的發展,而且對產業鏈上其他產業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趙全洲說。

  東北亞博覽會是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型國際性綜合博覽會,此前已經成功舉辦六屆,累計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引進域外資金達6200多億元人民幣。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