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外來入侵物種在內蒙古草原蔓延 牲畜誤食會中毒

2011-09-17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黃花刺茄(資料圖片)

  每年初夏,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草原上的牧民都要及時鏟除生長在房前屋后的黃色小花。這個原產于北美的美麗花朵叫黃花刺茄,牲畜誤食會中毒,甚至死亡。

  “以前我家的豬都是散養的,最近五六年不敢了,豬吃了這個花后又拉又吐,吃藥、打針才能活命。”巴林右旗查干沐淪鎮沙布臺嘎查牧民吳秀云說。

  她說,黃花刺茄剛開花時身上的刺不多,牲畜就會誤食,等到渾身長滿刺后,誤食已不可能,但這些刺粘到羊身上,對羊毛質量有嚴重影響。

  黃花刺茄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北美,現已遍布美國,入侵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20世紀80年代,中國遼寧省發現黃花刺茄,隨后在北方地區相繼出現,被列為具有重大潛在危害的外來入侵植物。

  內蒙古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哈斯巴根從2009年開始,就一直追蹤黃花刺茄的生長蔓延狀況。

  他說,今年在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錫林郭勒、赤峰等至少5個盟市發現了這一外來入侵物種,不僅在公路邊、河灘地、草原深處有生長,甚至蔓延至城市周圍,而且蔓延速度很快。

  哈斯巴根的科研組2009年在巴林右旗草原上首次采集到黃花刺茄的標本并開始進行研究;世代生活在那片草原上的吳秀云發現這個“毒草”已經有六七年;而巴林右旗草原站站長王霄龍10年前發現這個植物時還僅僅在一個地方長,如今沿著公路隨處可見。

  “這個黃花這幾年一年比一年多,春天一長出來必須得鏟除。”吳秀云說。

  內蒙古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賀俊英說,黃花刺茄身上的刺能產生對人和牲畜的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對呼吸中樞有顯著麻醉作用的神經毒素——茄堿。“牧民反映,有些牲畜因為誤食黃花刺茄導致中毒甚至死亡,在牲畜的胃里還發現了殘留的黃花刺茄的刺。”

  黃花刺茄種子產量大、繁殖力強、耐貧瘠、耐干旱,常見于荒地、過度放牧草地、沙地、農田、路旁、河岸、建筑垃圾等地區,以搶占其他植物的陽光、養料、土壤、水分作為自己生存的基礎。如果不及時清除,很容易導致其他植物滅絕,因此被稱為“生態殺手”。

  專家認為,黃花刺茄雖然目前還沒有造成明顯危害,但是潛在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時防治,后患無窮。不過肯定的是,黃花刺茄蔓延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過往的車輛。

  在呼和浩特市近郊路邊成排的松樹當中,幾顆周圍長滿黃花刺茄的松樹已經枯黃,這是否是受黃花刺茄的影響目前還不能確定,但哈斯巴根教授說,這給他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

  內蒙古師范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科研小組準備明年組織學生,首先從呼和浩特市周邊開始鏟除黃花刺茄這種植物。科研組表示,鏟除一棵就能減少1000多個種子的傳播機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