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神秘隕石現身京城帶來四大疑團[圖]

2011-10-1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8日),北京天文館隕石專家張寶林正在對神秘隕石進行研究。 

    近日,一塊來自外太空的神秘隕石現身京城,它身上帶有四個令人費解的謎團,讓北京天文館隕石專家張寶林既感興奮又“傷腦筋”。經初步判斷,這塊隕石既不是月球隕石也不是火星隕石,應該是很少見到的稀有品種,可能攜帶有珍貴的宇宙信息。今天(9日),這塊神秘隕石將被送往專業實驗室接受檢測。

    隕石重達4936克

    昨天,記者在北京天文館見到了這塊“天外來客”。這塊石頭長23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重4936克。它的表面像是包裹了一件“深色外衣”,“外衣”頂部有條分界線,將石頭分為灰褐色和黑色兩部分,表面摸上去有些粗糙,還有細小的金銀色金屬顆粒。

    張寶林指著石頭表面的拇指印大小的淺坑和一些凹陷的不規則線條說,“這些氣印和熔流線是隕石的典型特征,是判定隕石的主要依據。”

    “深色外衣”其實是熔殼,當隕石以宇宙速度穿過稠密的大氣層向地表墜落時,與大氣發生劇烈摩擦產生高溫,將空氣加熱到上萬攝氏度,隕石本身也達到3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使得其表面一部分熔化,產生熔殼和氣流線。而隕石與大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表面留下許多氣印。

    這塊隕石是有磁性的,張寶林手里的一個小磁鐵環,就被吸附在隕石表面。

    “我有點發懵。”張寶林說,這么多年見過的隕石不下幾百顆,可這塊隕石確實有許多獨特之處,它不是月球隕石或者火星隕石,月球隕石多為角礫巖,火星隕石多為玄武巖,這塊隕石不具備這些結構,應該是來自其他天體。

    帶來4個未解之謎

    這塊隕石之所以神秘并引人關注,在于它有四大謎團,讓人既費解又期待。

    張寶林分析,以往的隕石熔殼顏色均勻,但這塊隕石的熔殼表面顏色不一,有一條明顯的“分水嶺”,前半部分是淡淡的褐色,后半部分是黑色,這樣的熔殼顏色還是頭一回見到;其次,隕石表面有金屬鑲嵌點,呈現金色或者銀色,這表明內部可能有金屬物質;再次,從隕石表面一塊拇指大小的破損點可以觀察到,它內部物質發青且偏暗,而其他隕石內部物質一般是灰色,這表明該隕石內部可能含有未知成分;最后,這塊隕石表面還有金屬熔化的塊狀斑點,可能是降落過程中的高溫使金屬熔化在石頭表面。

    隕石分為三類,鐵隕石、石隕石和石鐵隕石,張寶林認為這塊石頭屬于石隕石,但又不是一般的石隕石。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大陸地區平均每年可有效回收隕石一次,其中新鮮的隕石只占很少一部分,能收獲這塊隕石讓我們覺得很幸運。不知道的信息越多就越有研究價值,這也讓我們很期待。”張寶林興奮地告訴記者。

    將被送進專業實驗室

    這塊隕石的收藏者叫吳靜杰,是黑龍江省天文學會專家,他從吉林省延邊自治州敦化市一個30多歲的張姓男子手里購得此石。

    吳靜杰介紹,今年6月16日早晨8時許,張姓男子正在地里清理煙葉,突然天上傳來像飛機降落一樣的轟鳴聲。他當時嚇得不敢做聲,過了10多分鐘,他鼓起勇氣走過去,發現地上多了塊石頭,一摸還有溫熱感,旁邊灑落了幾塊碎片,于是他將石頭和碎片都收集起來。

    吳靜杰于9月初前往敦化,買下這塊石頭。隨后,張寶林在9月中旬去往隕石降落的現場考察,并用GPS確定了降落點的經緯度,當地的隕石坑大約70厘米深,砸起來的塵土有1.5米高。

    目前,吳靜杰已將隕石出借給北京天文館做研究,待分析完后可能在全國巡展,用于科普活動。

    張寶林透露,計劃今天將這塊神秘隕石送往專業實驗室,商量研究方案,做進一步檢測,分析其成分、表面金屬物質、空氣中的運動軌跡、燃燒情況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