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1日),在紀念北京建都86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東城區為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信號所這處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登錄文物掛牌,年內將為轄區內188處未核定等級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掛牌。
上午,授牌活動在明城墻遺址公園舉行。正式掛牌的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信號所原地址為東城根68號,位于崇文門與城東南角樓中段,北距明城墻遺址10余米處。它與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同為1903年建造,是原京奉鐵路從正陽門至東便門路段間東便門車站的一個信號房,距今有百余年的歷史。正陽門東車站是中國第一條實用鐵路的終點站,其信號所作為京奉鐵路的附屬性建筑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東城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管理所所長王芯介紹說,東城區目前擁有不可移動文物總數已達35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都已經全部實施了掛牌保護。該區另有基督教救世軍中央堂、源順鏢局、萬慶當鋪舊址、永寧街建筑遺存、南池子大街49號四合院等188處未核定等級的不可移動文物尚未裝掛保護標志牌。
“沒有掛牌,老百姓不知道它的歷史價值,人們的保護意識就相對較弱。”王芯表示,“掛牌之后可以讓這些文物得到社會的監督和保護。”
今年是北京建都860周年,東城區推出了持續全年的系列紀念活動,展示古都風貌保護的成果。前門、玉河等歷史文化展示區的活動以及“創意時空”胡同創意之旅活動,能讓市民游客“零距離”體驗、觸摸東城區風貌保護成果。“中國三高·夢想北京”演唱會和“100場戲劇進基層”公益文化活動,將高端演藝欣賞與群眾文化參與結合在一起。東城區還將通過國子監大講堂和“我的夢·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將專家論歷史與百姓講故事相結合,讓老百姓了解古都北京860年的變遷史。
據悉,紀念活動推出“古都巡禮”、“京味博覽”、“國學賞鑒”、“創意時空”、“夢想北京”五個板塊共計15項重點活動,通過文藝展演、皇城旅游、精品展覽、讀書講座、群眾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展示該區的古都風貌保護成果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