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現“暗格” 內藏文物(圖)

2014-05-09  來源:新快報
[字體: ]

8日,重慶市大足區寶頂山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現場,工作人員對主尊造像腹部“暗格”進行考察研究。 CFP供圖

文物修復人員在展示千手觀音造像發現的年代石磚題記正面。 

重慶大足千手觀音腹部發現“暗格”,內藏珍貴文物

近日,備受關注的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主尊造像修復工程取得發現,文物專家們在主尊造像腹部軟弱夾層帶石材修補處發現暗格,經過勘察后清理出石磚題記和金箔殘片、瓷器殘件等。

此次發現的石磚題記為六面長方體,正面、背面均刻字,文字為紅色。據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陳卉麗介紹,這是千手觀音造像首次發現有年代的題記。

此 外,“暗格”中取出的金箔殘片上可以看見白色的地仗層和多層金箔疊加的現象,和歷代修復有密切關系,也佐證了本次千手觀音貼金層修復的科學性。瓷器殘片與 當時人們的佛事活動和生產生活有一定的關系,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但其質地和具體年代仍需做進一步的檢測分析。

目前,通過內窺鏡探測結果表明,該“暗格”內仍有較多填充物,主要為碎石和泥土,以及殘缺的瓷件,因為“暗格”空間狹長,部分區域有待下一步考察。

大 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開鑿于南宋年間,石龕高7.7米、寬12.5米,造像雕刻于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有1007只手臂,狀如孔雀開屏。由于高溫高濕 氣候環境和酸雨的影響,近年來“千手觀音”病情嚴重,很多造像產生滲水、細部風化、巖體斷裂、垮落破壞及金箔變色起殼剝落等病害。此次重慶大足千手觀音造 像修復工作從2008年啟動,整個修復工程預計將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