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調查“重慶中關村” 夾縫中石橋鋪電腦城的出路

日期:2013-10-14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體: ]

停車難、小攤販盛行、環境臟亂差……一度有“重慶中關村”之稱的石橋鋪電腦城如今面臨多重問題

石橋鋪幾大電腦城曾經是重慶人配電腦必去之地。

  石橋鋪電腦城,曾經很輝煌。

  但隨著解放碑、觀音橋以及沙坪壩電腦城的崛起,石橋鋪的輝煌有些褪色。

  最近幾年,隨著網購的興起,石橋鋪更是處于多面夾擊之中,用“在夾縫中求生存”來說,一點也不過分。

  現在到石橋鋪去,我們感覺一是“形象”問題,停車難,市場外臟亂差;二是缺乏高端品牌……石橋鋪究竟怎么辦?這是擺在九龍坡面前的一道難題。

  曾經

  上世紀末做啥子都賺錢

  說起石橋鋪的電腦城,大家可能會想起泰興,然而在趙靈看來,泰興也只是一個轉折,真正的鼻祖是渝州電腦城和他所在的一幢三層樓高、他也記不清名字的白色圓樓。

  那時候的生意,趙靈說“全是上門客戶,隨便做啥子都找錢。”而這段時間,趙靈把它定格在1996年-1997年之間,“那個時候兼容機生意好做慘了。”

  而在泰興修好后不久的2000年左右,曾經賣兼容機發財的伙伴們,紛紛轉行。趙靈這時候也選擇了創業,他看準了筆記本市場的興起,開了我市第一家專業的筆記本維修中心———順悅筆記本維修中心。

  這時候,泰興的成功,使得石橋鋪有了重慶“中關村”的稱號。賽博、百腦匯等賣場的相繼開業,也沒能給石橋鋪的IT數碼市場增添砝碼。“后頭數碼產品倒是火了一段時間,但時間都不長。”趙靈說,隨著家庭電腦的飽和以及網絡購物平臺的興起,石橋鋪開始走下坡路。

  現狀

  經銷商多是三四級代理

  去年大學畢業的余歡曾經是石橋鋪IT數碼賣場的忠實粉絲,凡是有自己喜歡的新的數碼產品,他都會首先選擇去石橋鋪看看,然而在2010年的那次經歷之后,他幾乎沒有再涉足石橋鋪。

  2010年,還在讀書的余歡趁學校放假,從大學城坐車到石橋鋪看某款筆記本電腦,“基本上都是沒貨,或者直接開價5800元左右,有的還要交定金預訂。”說起那次經歷,余歡有些激動,“當時有一家商家說他們進了5臺,前面4臺都是6000元賣的,最后一臺有人開價到5700元,問我要不要,我說就直接賣給那個人吧。”余歡之所以對經銷商說這話,因為他知道在其他地方,這臺機子5400元左右就能買到。

  而最讓余歡耿耿于懷的是,“有一家態度還很跩,他說網上便宜,5200元,你敢去買嗎?”

  正是這句話,養成了余歡網購的習慣,“網上不用跑路,價格還便宜,只要自己懂得相關知識,買到的是性價比極高的電子數碼產品。”

  對于這一點,九龍坡區區長石繼東也表示,石橋鋪商圈的經銷商,多是三、四級代理,拿到的新貨往往時間不及時,價格也無法和網上相比。

  配套

  停車場很少小攤販盛行

  魯紀中在石橋鋪呆了十年時間,從最初的打工到如今自己創業,他說現在最令他感慨的是自己工作方式的改變。

  以前修電腦、修復印機,“基本上都是客戶把電腦送上門,現在好多都是我們上門維修。”魯紀中說這種變化,除了市場經濟轉型之外,還與石橋鋪的配套有關,“停車太惱火了,別說顧客來停車,就是我們自己停車也很麻煩。”

  魯紀中說,因為停車車位緊張,不少人將車停在道路兩邊,“我們就只有慢慢滑進車庫。原來電大的壩子都是空起的,現在都停滿了車。車不好停,顧客提起電腦來修也不方便,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我們上門維修。”

  停車難的問題,九龍坡政府也關注到了,石繼東說:“由于石橋鋪商圈的一些賣場形成的時期比較早,停車位非常緊缺,造成商圈的品質受到影響。這些我們都在積極的進行改變。”

  而市場外,由于沒場地,小攤小販盛行,顯得十分的臟亂差。

  配套不完善,成為困擾石橋鋪商圈特別是電腦城的又一問題。

  調查

  產品不高端

  配套不完善

  1994年就進入石橋鋪的趙靈,最近老在想一個問題,如果當初他也和朋友一樣轉行賣電腦,現在會不會日子也不好過。作為我市最早的一家專業修理筆記本電腦公司的創始人,趙靈說他基本見證了石橋鋪的幾次變化,而這一次石橋鋪面臨的形勢顯然比前幾次都更具挑戰性,用趙靈的話說,前幾次變化只是商品的挑戰,而這一次是平臺的改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