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生態(tài)資源 > 正文

故宮大戲臺時隔百年再開鑼

2017-09-1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暢音閣重張,展示戲曲文物,恢復(fù)宮廷戲曲

   

        故宮暢音閣戲曲館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9月19日起,戲曲館將作為常設(shè)專館亮相暢音閣、閱是樓。

        操琴司鼓奏皮黃,字正腔圓韻味香。時隔近百年,故宮博物院暢音閣再次開鑼,唱起大戲。今起,這座乾隆時期所建的大戲臺將成為戲曲館,展示戲曲文物,并逐步恢復(fù)宮廷戲曲。

        閱是樓一同開放,一把復(fù)制龍椅參照當年慈禧等人看戲時的位置擺設(shè)其內(nèi),觀眾可以坐一坐,親身感受皇家看戲的排場。

        戲樓地下室首次開放

        暢音閣戲曲館位于紫禁城東北部。這座清代“皇家大劇院”主要分三部分,戲樓是暢音閣,與之打通的扮戲樓充當后臺,暢音閣正對面的建筑是閱是樓,即觀眾席。

        1944年至今,這座院落曾先后舉辦過4場活動,均是與戲曲有關(guān)的展 示。不過戲樓的地下室從未開放過,甚至一度成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未知區(qū)域”。記者提前探秘,逐級而下,四方的空間正中是一座轆轤,下面連通一口水 井。“現(xiàn)在還有水,過去演戲的時候可以把水引出來,在舞臺上打造噴水等特效。”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王戈指著角落,“四角還有4口沒有水的共鳴地井,這是暢 音閣獨特的‘音響設(shè)備’。”地下空間里還有幾扇菱形小窗,既能通風又能攏音。

        抬頭望,天花板是條狀木板,幾塊掀了起來,陽光照進。“天花板就是舞 臺”。如果站在舞臺上看,至少半數(shù)木板都安有金屬環(huán),可以被掀開。“這就相當于機械舞臺,比如《升平寶筏》有過河的段落,唐僧可以‘消失’在冰縫里。演 《地涌金蓮》一場戲時,臺下會慢慢鉆出四朵蓮花,每朵上端坐一尊‘菩薩’。”舞臺上,還有一些圓形的通氣孔,專家分析可能是用來與地下室傳遞某些道具,或 營造類似煙霧等特效。

        戲臺藏天井吊“威亞”

        地面上的建筑,更是巧布機關(guān)。舉個例子,地上三層的大戲樓,每一層都有名字,從下到上分別是壽臺、祿臺和福臺。其中壽臺的天花板設(shè)計有3扇天井,東西兩個通著祿臺,正中一扇與祿臺天花板上的天井關(guān)聯(lián),與壽臺連通。

        所有天井都可以隨意開閉。由此,一些神仙下凡的戲碼,演員就可以吊著“威亞”從天而降。如今,在戲樓最頂層依然遺留著巨型絞盤,這些可能就是清代“威亞”的操縱器。通過天井,撒花、下雪的戲碼也可以更逼真。

        在戲樓二層的一角,堆放著一些木質(zhì)的臺階和“小舟”。這些老物件都是一身多職。比如木船會根據(jù)不同戲碼要求,更換帷子。未來,它們將經(jīng)過修繕,并有機會再次登臺。

        宮廷戲?qū)⒅鸩交謴?fù)

        如此精致的戲樓,在初建時上演的多是為其量身定制的宮廷戲。按照不同節(jié)氣唱不同劇目,比如除夕唱《生平除祟》等20余種戲。后期,由于清王朝逐漸衰敗,民間戲班開始進入宮廷,戲樓的舞臺和機關(guān)利用率也隨之銳減,基本只用到壽臺即可。

        今年,隨著戲曲館升級,宮廷戲復(fù)排被提上日程。王戈介紹,這里的展覽 不強調(diào)文物展陳數(shù)量,而是力求把觀眾更多的視線引導(dǎo)到舞臺上,通過演員穿著和使用各類宮廷式樣的戲曲文物復(fù)制品,讓通常陳列在展柜里的文物動起來。同時通 過地下室強調(diào)暢音閣戲臺的獨特,讓各種機關(guān)在戲曲演出中使用上,實現(xiàn)動態(tài)的宮廷原狀展覽。

        按照目前設(shè)計,戲曲館為“單行線”。觀眾從扮戲樓進入,通過兩側(cè)廊道連通閱是樓。“廊道墻面將裝飾戲曲圖像,展現(xiàn)宮廷戲曲的風采。”王戈說,故宮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fù)宮廷戲曲劇目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新聞背景

        暢音閣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先后進行過修繕。

        歷史上曾經(jīng)有5座三層大戲臺,其中圓明園的同樂園戲臺毀于咸豐十年(1860年),紫禁城內(nèi)壽安宮戲臺于嘉慶四年(1799年)拆除,避暑山莊清音閣戲臺1945年毀于火災(zāi),目前僅存故宮暢音閣戲臺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興建的頤和園德和園戲臺。

        資料記載,西太后喜歡到暢音閣看戲,并由皇 帝、皇后、妃、嬪、命婦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光緒十年(1884年),為給西太后慶祝五十歲生日,暢音閣僅購置戲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費白銀十一萬兩之 多。一份《太監(jiān)談往錄》記載,西太后等皇家人當年在暢音閣看戲,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看電視的效果。“打早唱到晚上,老太后坐在炕上時候多,也有坐在凳兒上、椅 子上的時候,也有溜溜達達站一會兒或者打后門出去遛個彎,或是睡會兒覺的時候,可是臺上老是照常唱”。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quán),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guān)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