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婚姻家庭 > 正文

妖孽胡紫微:每個家庭都有骯臟的秘密

日期:2014-08-22  來源:Vista看天下
[字體: ]

導語:在央視奧運發布會上怒斥老公不忠七年之后,胡紫微女士依然和丈夫張斌攜手相伴。她親昵地稱其“勞公”或者“雄獅”,并安心等待著兩人孩子的出生。在給記者回復的郵件里,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她面對世事似乎已經看得很透,言語間也頗多佛語。

胡紫微

這些年她過得并不輕松,生活逼她停下來思考人生的出路。她努力練習微笑,這是讓自己真正高興起來的方便法門。

寫 字是她的一種自我治愈。新書《如何成為一個妖孽》的自序里那些人生警句應該都是她無數次開解自己之后的結論。“四十歲以后的人生,就像一鍋燴飯,什么食 材,都不是原來的味道了……肯定不會砸鍋就是了。”“酸甜口調汁只記著一點,甜要壓著酸,酸要壓著咸。想想真對。人生的食材,多是苦辣,酸甜再多也是一層 包漿。”這些道理安慰了無數或空虛或掙扎的靈魂,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

其實,2013年初,她已憑一篇博文《憶舊》讓人刮目相看,人們漸漸淡忘她大鬧發布會的形象,開始稱她“才女作家”。

她是一個自視甚高的女子,她希望自己能夠“見人生,見天地”,甚至“見眾生”。能到達哪個階段難以定論,不過一個對自己有期待的人總會為自己保留一塊開闊地。

大奶保衛戰

2007年是胡紫微人生的一個拐點。在此之前,她是春風得意的電視女主播。從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后,她進入北京衛視,先后擔任財經節目和民生節目的主持人、制片人,利落大方。再加上丈夫張斌也身為著名體育主持人,偶爾秀秀幸福,日子看著過得風生水起。

到 了2007年,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她的處境急速惡化,生活失速脫軌。先是8月份,深陷“紙包子”虛假報道事件的北京衛視風聲鶴唳。就在此時,胡紫微主管的 《身邊》欄目報道了某國產品牌的售后維修過程,被認為是抹黑民族品牌——然后,她因此下了崗。“在這樣一個外無操守內無溫暖的環境里,大家都會付出代價。 或早或晚。”幾年之后,她在《憶舊》一文中輕描淡寫。

緊接著就是年底的桃色事件。12月28日,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舉辦發布會,宣布將于 2008年1月1日起改名奧運頻道。當張斌一身筆挺西裝,正在臺上侃侃而談時,胡紫微突然出現了。她沖到臺上,“在兩個小時之前,我知道除了我之外,張斌 先生還和另一個女人保持著不正當的關系……我只說最后一句話,讓我們可以保持風度退場……一個法國的外交部長說過: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 個大國。這樣道貌岸然的張斌,內心并不能夠面對自己,甚至于不敢面對他受到傷害的妻子……”

胡 紫微一頭短發,穿著駝色大衣,系著burberry經典的格紋圍巾。在掙扎拉扯之中,她依然不忘整理儀容。她質問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你們就這樣對待一 個弱女子?”“你到底有沒有一點良知啊!”而對上前勸慰的張斌,則直斥:“你走開!”最后,臨走時她不忘向大家欠身致歉:“非常不好意思,我也請大家原 諒,但是希望不影響大家的心情。”

新聞一出,舉國嘩然。胡紫微也成了勇斗二奶的代表。“對于自毀長城授人以柄迅速成為街坊笑料這事,我倒 是一直挺在行的。”多年以后,她在文中自嘲,“我從此自知我其實是自己所厭憎的那一堆人中的一人。那種標記就是,哪怕在一個最狼狽的時刻,也要求自己像外 交部發言人那樣虛與委蛇的開場白。”

崩潰邊緣的自我療愈

風波過后,胡紫微很快復出,先后在多個電視臺、網站擔任主持人,在熒幕上依然端莊得體,但始終走不出這件事的陰影。公眾對于她的興趣始終集中于他們夫妻間的分分合合。

一直到2013年,她突然轉身為知性作家。一篇七千字的博文《憶舊》讓人見識了她的才情。對于自己曾經遭受的不公待遇,她不溫不火,娓娓道來:“我的筆在稿紙上騰挪著,沙沙地響,活像砧板上一尾跳躍的魚,看似輕快有力地,掙扎。”

這篇披露她離開北京電視臺內幕的文章讓很多傳媒人、知識分子對她惺惺相惜,在網絡上競相轉載。資深媒體人楊錦麟評論說:“知道這位女子的名字是幾年前一次體育活動的記者會后,知道她的文筆和獨到視角則是拜讀過她的文章。”

對此,她得意地對本刊記者說:“我有一個很大的本事,就是把原本一件灰暗陰冷百無聊賴的事情描繪得活色生香栩栩如生并適時提煉出人生感悟。我覺得這是一種免于讓自己過早完蛋的治愈系。”

2013年是胡紫微作為寫作者高產的一年。她涉獵極廣,從娛樂事件到公共議題,再到文化評論。一系列文章為她迅速地聚集了人氣,她在一家雜志開設了情色電影專欄,也有了現在這本書的雛形。

她說自己近些年來,一直活在崩潰的邊緣,寫作的初衷,“全為了能活得通順一點”,用內心制造的熱鬧遮掩無盡的憂傷。她解釋自己崩潰的原因是,對于曾經的首鼠兩端的生活,不敢說不,也不愿說不。“雖然我心里知道那是錯的,并因此而蔑視自己。”

2007年這個多事之秋,雖然一度將她逼至絕境,卻也未必不是一個轉身的機會。此前,她一直雄赳赳地拼搏進取,一顆功名利祿的心繃得緊緊的,每天緊盯收視率,張斌說她一天的心情全仰仗于此。

與過往的生活告別之后,她似乎放松了很多。不同于丈夫的謹慎,她是微博活躍分子,展現了多面的生活。她談馬爾克斯,談小津安二郎,與導演田沁鑫、學者止庵、萬圣書店的老板等京城文化圈的名人都相處甚歡。

做微訪談時,她時而賣萌,時而自黑,時而淘寶體,很是活潑。當網友追問是否后悔2007年的沖動行為時,她嬌嗔道:“好奇心會害死貓的,親。”在微博上,她還“爆粗,刷屏,冷嘲熱諷,口無遮攔”,經常被禁言,號召抵制《環球時報》,漸漸有了公知的名號。

她笑言沒想到自己原來是個性格演員。她自比德國作家托馬斯·曼。這是一位以幽微曲折的筆觸描摹意境的大師,但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卻不吝以最為粗俗的臟話咒罵當時的納粹。“我想他不是不會用更曲隱的言辭,而是不屑。”

她喜歡一切粗野但不下流的東西,王朔的小說,昆汀的電影,耳光的歌,廚子的微博……“但是現在流行的偏偏都是高雅而下流的,比如會上交換高見,會后交換女伴……想明白了,真跟這操蛋的世界沒話。”

她也喜歡魯迅,喜歡《古拉格:一部歷史》。她那些談論民主自由的文章讓崔永元引為同道,他在微博上為其寫了一個書評《果然是妖孽》:“停下來,并且思想,竟然如此奢侈。暢快地表達,不分文野,只為了表達的準確,比如網上的確有許多二貨……”

不能輸,也不懂“鳴鑼收兵”

不過,她的丈夫張斌在微博上對于妻子的新書倒是只字未提。他唯一一句公開的評論,還是胡紫微在自序中轉述的,“我覺得我寫的文章全是見識,你寫的文章全是心思”。

老公的一點稱贊就足以讓她歡天喜地,言語之間充滿小女人的崇拜。在他們倆的感情里,胡紫微向來是主動的,她從不諱言當初是自己追的張斌。

看話劇《青蛇》時,她為癡情于法海的青蛇失聲痛哭,她欣賞這個忠實于內心的行動主義者。她借用基督的話形容青蛇的愛,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她又為來勢洶洶的鄧文迪可惜,認為她為和默多克的婚姻付出的最大代價就是不再好看。在胡紫微看來,強勢的鄧文迪為輸贏得失扭曲了自己原本明艷清爽的臉。

經 歷過情感風雨的胡紫微想跟女人聊聊如何選擇男人,規劃人生。“如果一個女人的悲劇或者喜劇,不再是男人,我們說,這個女人就活出了氣象。”在《章子怡的氣 象》一文中,她深為章子怡不值,竟然跟留著高聳而漆黑的朋克頭的搖滾樂手聯系在一起。她一廂情愿地為章子怡搭配了幾個學者:陳丹青或者汪暉、劉小楓那樣子 的。

這篇文章流傳甚廣,有人評論說,女的一想什么樣的男人配得上自己立刻就沒了氣象。章子怡看到了恐怕也不會領情,也許還會冷笑幾聲。

有 人諷刺胡紫微“貌似高端大氣但最終也掩飾不了她在電視臺權力格局與張斌婚姻博奕中的弱勢與無助”。這樣的評論有點過于腹黑,胡紫微不像是一個肯長期忍氣吞 聲的人。在她的字典里,從來沒有“鳴鑼收兵”這四個字,“當我傷了誰,你一定得知道,我先對自己干了更狠的”。這和她所偏愛的電影角色、《一代宗師》里 “一生沒有敗績,要輸,寧愿輸給自己”的宮二何其相似,“該辦的事天打雷劈也得辦”。

但是婚姻中原本就充滿各種錯誤,要想繼續,就不能一味地爭輸贏、辯對錯,而是需要不斷地修正,給彼此機會。這些都是外人所難以揣度的。宮二和葉問只是神交,如果真的走入婚姻,她若不懂克制,恐怕難以長久。

胡紫微引用過一句西諺:每一個家庭都藏著一個骯臟的小秘密。許仙和白娘子家的秘密戳破時,曾經的恩愛瞬間成陌路。所以,一個家庭的秘密為眾人所周知還能繼續維持,需要更多的勇氣與智慧。

胡紫微在回復采訪的郵件里說,她把婚姻當作一個道場,是時時懺悔,念念感恩的道場。“婚姻就是一件挺累人的事,在這一生里,你與他各擅勝場,狹路相逢,得打起精神專注對待。”

所以,無論外界曾多么不看好這段婚姻,胡紫微和張斌在歷經風波之后依然守著他們的那個家,而且還即將開花結果。對于未來,胡紫微只想盡人妻之分,人母之責,平庸度日,高興就寫。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