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一旦得到滿足,親密關系會得到改善。
夫 妻之間,當親密關系觸礁,這塊“礁石”常常出現在臥室里。研究顯示,在快樂的婚姻里,性只貢獻了15%的幸福感,而在不幸福的關系中,卻有85%的不滿意 來自于性。當伴侶中一方想做,一方不想做,說“好”還是說“不”? 婚姻專家的建議是:只要有一方提出了邀請,答案就一定得是:好,好,好。
瑣碎生活導致無性?
曉 琪和杰森在結婚之初,深深地迷戀著對方的一顰一笑,那時他們的性是很棒的。曉琪像杰森一樣喜歡做愛。她沒有意識到的是,兒子出生后,自己不像從前那樣喜歡 做愛了。開始,她以為這是因為照顧孩子太辛苦所致,杰森于是更多地幫手帶孩子,夜里他起來喂奶換尿布。曉琪的確覺得輕松了許多,但她還是不想做愛。
后來,他們請長輩每星期幫忙照顧孩子一晚,他倆出去吃飯看電影享受二人世界。但這對她低落的性欲也沒起什么作用。無性的時間越長,杰森就越陰郁沉默,曉琪于是也越多挑剔抱怨。有時,她也想表示一些柔情蜜意,然后,杰森就開始要求做愛,最后總以爭吵告終。
短短幾年之內,他們做愛的頻率從每周數次減為一年里只有幾次。最后他倆不得不去找醫生,唾液檢測發現,凱特體內的睪丸酮水平偏低而杰森的偏高,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杰森常想做而她不常想做。
對彼此的性需求負責
像杰森這樣有著中等或以上性需求的人,無論男女,他們的燃點比較低,容易被微小的刺激激發起欲望。對他們來說,產生性欲并不是什么特別困難的事,之后也很容易一步一步地走向高潮。如果長時間沒有性生活,他們會從心理上和生理上感到非常不適。
這 種不適是難以被低需求的人理解的,因為他或她并沒有同樣的經歷和感受。必須知道,高需求的人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滿足,會有非常強烈的不適,比如:身體感覺緊 繃,睡眠出問題,焦躁不安,難以放松,性的念頭越來越多地涌上心頭,性開始變得無比重要,很多想法也發生扭曲。低需求的人應該對伴侶的性需求負起責任,注 意到性對他、對你們親密關系的重要。把注意力放在你在性上的付出,而不是你在親密感上的獲得。取悅對方時你也會由衷地感到高興。
像曉琪這種性需求低的人往往燃點比較高,能夠啟動他們的,可能是最高級別的性刺激,也就是性的本身。也就是說,要讓他們“想”,他們就得先“做”才行。必須理解,對低需求的人來說,讓身體興奮起來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需要集中精神,付出時間。試想這樣一副場景:你工作了10個小時,在堵車的公路上開了40分鐘車回家,做飯洗碗然后把小孩送上床,再洗了3桶衣服——這時你最渴望的就是趕緊上床。你推開臥室的門,發現,通向床鋪的路程是30米的鋼絲索,而且伴侶已經在床上了,激情似火迫不及待。
如 果他說:“快來滿足我吧。”你會做何反應?如果他說“讓我來幫你通過這30米鋼絲索”呢?高性需求的人要對伴侶的親密需求負起責任,這意味著:“非性”的 撫摸和接觸,微笑,眼神的接觸,甜蜜的廢話(但不要與性有關),問他或她“今天過得怎么樣?”,告訴他或她一件今天高興的或不高興的事,多承擔一些家務 事。
任何時候,只要一方提出了性的請求,另一方就要盡量滿足。這個說法可能會讓高性欲的人感到很興奮,而低性欲的人會覺得可怕。其實,一旦性需求穩定地獲得滿足,性就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不得了的事兒了。性被剝奪的焦慮,制造借口的忐忑心理,對對方的內疚心情全都消失不見,親密關系會得到改善。
婚姻的不幸來自于性不幸?對這個外國專家的研究成果,中國夫妻們是否認同這個觀點呢?也許在中國式婚姻中,更多一觸即發的危機來源于經濟、婆媳關系,對性的滿足和體驗,始終位于被壓抑的位置。
性不幸會導致危機,而性和諧會扭轉危機。古語有云“床頭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間的不幸,也許可以嘗試用“性”來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