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英國一項調查發現,要想跟另一半長相廝守,最好先結婚再生孩子。
奉子成婚后離婚幾率高(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根據英國婚姻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先結婚再生孩子的夫妻,有76%結婚15年以后還維持婚姻關系。而先有了孩子再結婚的夫妻則只有44%能在一起超過15年。調查也發現,結婚的時候的年齡以及婦女的教育程度,對會不會離婚影響不大。
從上面的調查材料中的數據來看,先有了孩子再結婚的夫妻則只有44%能在一起超過15年,也即是“奉子成婚”的夫妻有56%會離婚。離婚率過半,這反映了什么呢?
一、“奉子成婚”多為激情婚姻。
年 輕人把愛情視為激情,有資歷的人把婚姻視為一種修為。激情婚姻多為怦然心動,多為肉體的崇拜,美色外殼的沉迷。而修為的愛情多重視人格的健全與修養,靈魂 世界的共鳴。激情是短暫的,愛的激情期限只有二三年。當激情的婚姻平淡下來后,面對觀念的沖突,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愛情會死于得不到面包,死于價值觀的 沖突。愛情雖然具有包容性,可以包容罪與罰,但是,當激情平淡下來后,對方的罪與罰如果上演為一種彼此間的侵略與傷害,積累的失望愈多,愛就會消失得愈 多。最后就會變成一座愛的空城,缺少愛,怨恨與計較就多了,愛的歸屬感就失去了。
二、“奉子成婚”其實帶有人的一種動物屬性。
動物世界,依然存在保護幼仔的本能。人對孩子的保護,是一種本能。一個孩子可以臨時降服一位驕傲的媽媽或爸爸,但不能長時間地維護媽媽與爸爸的感情,因為沖突會積累人的獸性,沖突會讓人失去快樂。動物的本能維持的婚姻,不會長久,因為人是人,人有社會屬性。
三、“奉子成婚”暴露出雙方缺乏情感管理的能力。
婚 姻需要一種自我管理的能力為前提,這種能力包含自律能力、愛的能力等。“奉子成婚”是心智不成熟的體現,因為在性關系中只想到激情,沒有想到要承擔的責 任。彼此成長,并走向彼此認可的成長,這樣的婚姻才會長久。一方不成長,另一方成長,或是彼此追求不同的價值觀,這樣的婚姻注定分裂。
不 管在任何困境的前提下,父母都不應拋棄孩子。愛孩子,為孩子負責,這是一種責任。但是,“奉子成婚”不是絕對可靠的一種愛情觀,這是需要慎重考慮的。還是 結婚之后再生娃比較好。生娃需要一種心理上的準備,需要一種計劃,需要一種經濟的基礎,更更要一種婚姻的契約等作保障,孩子來到世界才有生活和愛的保障。 結婚后生孩子,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