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結婚五年了,現在蘇唱常常覺得這個婚姻到了沒有辦法繼續下去的程度……
家庭大戰時時爆發令人崩潰(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其實她和老公義夫本身也沒什么矛盾,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她總覺得義夫對她父母不好,和她父母不親。
比如她最不滿的是,義夫每天下班回家,就往沙發上一躺,看電視,或者,玩手機,蘇唱想:你就不能和我爸媽聊聊天兒么?
比 如蘇唱的母親愛干凈,每次洗完澡都喜歡將換下來的內衣內褲洗凈,所以她看不慣義夫每次洗完澡將內衣內褲團成一團扔到洗衣桶里,“這都是貼身穿的衣物,洗衣 桶里多臟呀,捎帶手揉兩把晾出來多好!”她嘮叨好多次,義夫只當耳旁風,老太太不高興了,蘇唱也不高興:“又不是多難的事兒,你聽她的不就得了嘛。”
諸如此類。
父母就只有蘇唱這么一個獨生女兒,這么多年,所有的愛、金錢、精力和關注都投入在她身上,她也一直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學習、工作,從未讓父母失望,唯獨在婚姻這上頭,讓父母傷心、無奈,這讓她覺得自己太不孝了,她甚至覺得自己這一生已經失敗一半了。
而她最難過的是,她要求義夫的,都是一些很容易做到的事兒,比如下班回到家,和她的父母寒暄幾句聊會兒天,比如洗完澡,順手將換下來的內衣內褲給洗了,但,就是這么舉手之勞的小事兒,這個男人都不愿意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去做,“他到底有多愛我呢?我還能說他愛我么?”
可是義夫有自己的理由:每天在單位里就要不停說,和各種不同的人溝通,回到家里只想一個人靜靜待會兒,一句話都不想說。或者:這是我的家,我想干嘛就干嘛,換下來的衣服我想什么時候洗就什么時候洗,這有什么不可以呢?
蘇 唱夾在這兩方之間,里外不是人兩邊都落不著好——父母覺得她老實、懦弱、傻乎乎,管不了自己的老公;老公覺得她沒主見,什么都聽父母的,和父母結成統一戰 線,讓他在這個家里感覺自己是個外人……父母這么多年為我為這個小家庭出錢出力付出了這么多,我卻不能讓他們有個舒心的晚年,我太不孝了,可是我對老公產 生不了影響力,他不聽我的,我也沒辦法啊……她為此感到無奈、無助,又恨自己無能,長時間的心力交瘁,她都快抑郁了。
最近家里發生的一件事,將矛盾激化了。
是 因為孩子。蘇唱和義夫的兒子五歲了,一直都是蘇唱的父母在帶。最近天氣轉暖,蘇唱的母親每天都會帶著外孫出去溜達溜達,下樓的時候,她擔心電梯的按鍵臟, 就要求外孫把手蜷起來,用指關節去摁電梯鍵:“這上面多少細菌啊,你這手一會兒喝水一會兒拿零食,不能碰這按鍵。”外孫也就照著姥姥的要求做了。
可是有一次義夫帶兒子下樓時,發現兒子竟然用這種方式摁樓梯鍵,大驚。他說:“手臟了可以洗,但是教孩子用這種方法摁電梯,人家還以為是殘疾人呢,其他的小朋友看見了會笑話他的!”他堅決不允許兒子這樣去摁電梯。
這 姑婿兩人誰也不讓誰,夾在中間的兒子倒也聰明,他對蘇唱說:“媽媽我有辦法,我和爸爸乘電梯的時候,就用手摁,和姥姥乘電梯的時候,就把手蜷起來,用關節 去摁!”聽見兒子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在大人之間周旋,蘇唱真是難過極了——再怎么樣,我不能讓我經受的困擾,讓這么小的兒子也在經受。
她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她先和義夫去談:“你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盡量和我爸媽達成共識?讓他們過得舒心一點?”義夫說:“憑 什么啊?那是你的父母不是我的父母,你讓我做到像你一樣,老實說我做不到,當然我可以看在你的面子上裝一裝,但裝一天行,裝十天半月也行,但成年累月這么 裝,我還活不活了啊?其他事情還可以遷就,但是孩子教育上絕對不能遷就,我不能為了遷就他們,把孩子給毀了。”
她又去和父母談:“爸媽,孩子教育的事情,交給我們來,你們年紀大了,平時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就夠累的了……”話還沒說完,母親的眼淚就抹上了:“你這是怪我們不會教孩子是不是?沒把孩子教育好是不是?”談話沒辦法進行下去了。
在 這個過程里,蘇唱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是:總想讓老公配合自己,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像自己一樣孝順父母,讓父母過一個舒適、開心的晚年,但,老公只是他們 的女婿,他做不到像她這樣,也達不到他父母對一個“好女婿”的要求。她夾在這兩方之間,總想兩邊都討好,兩邊都不得罪,一家人和和美美皆大歡喜,結果呢, 自己弄得委屈得不行不說,兩邊還對自己都不滿意,連累著孩子也遭殃。
而她,除了是女兒是妻子,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家庭的女主人,更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她如果拿不定主意,這個家也將永遠這樣下去。
蘇唱在心里做了一個決定:她要和父母分開住,她可以不要求義夫和她一樣去孝順她的父母,但會要求他更多承擔起照顧家庭、養育孩子的責任。
當然,她知道現在去和父母談和他們分開住的事情,會讓父母傷心,父母想當然會理解成:“孩子給你們帶大了,用不著我們了,就把我們甩開了。”或者:“是嫌棄我們教育不好孩子吧?”
僅僅是想象一下父母的心理,蘇唱就心痛難當,但是這一次,她決定堅持到底——為了父母真正擁有一個快樂舒心的晚年,那就得狠下心——一時的傷心,總好過一直的傷心,重要的是,要給自己的家、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父 母搬去了自己的房子。好在,離自己家不遠。蘇唱每天下班后,都會先拐到父母那邊,陪父母聊會兒天,看看他們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當然,接孩子、陪孩子做作業 的事兒,就落在義夫的身上了。一開始,義夫也有些不滿,但蘇唱表現強硬,她說:“我父母住在這里,你諸多不適應,又嫌棄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現在,他們搬 走了,我作為女兒,當然要多去陪伴、照顧他們,孩子自然要由你來看管。你不能什么便宜都想占全,又想享受有人幫你照顧孩子的便利,又不愿包容長輩的約束、 嘮叨。”
義夫想想也是這么回事,沒轍,妥協。
今年夏天,蘇唱還特地請了年假,開車帶著父母來了一趟草原自駕游,歷時15天,經過遼寧、內蒙、黑龍江、吉林四個省,逛了許許多多的景點,嘗了許許多多的美食,一路歡聲笑語……在蘇唱看來,這是自從她結婚以來,父母過得最開心的一段時光。看著父母發自內心的笑容,蘇唱很欣慰。
至于這個假期,照顧孩子的事兒家里的事兒,當然交給義夫了。
有意思的是,這么一來,義夫體會到帶孩子的不容易,反倒能感念起蘇唱父母曾經對他們這個小家的付出,又加上十天半月才見一次面,見面時不用蘇唱要求,也能自動自覺扮演一個“貼心女婿”角色,和岳父母聊聊天、逗逗貧,讓蘇唱父母心里舒坦多了。
前 幾天,父親過70大壽,一家人聚餐,父親特地舉起酒杯對義夫說:“我這個女婿,是個好孩子,這么多年,辛苦你了!”父親的這番話讓蘇唱百感交集,結婚這么 多年,她心里一直有個結:那就是自己嫁的這個人自己的婚姻,讓父母失望、傷心、不如意,而今天,從父親口中親口聽到他對這個女婿的認可,蘇唱幾乎要流淚 了……
是的,她的父母就是她的父母,她無法要求義夫和她一樣去孝順、遷就、取悅她的父母,他也做不到,如果硬要將他們捏到一塊親如父子母子,結果會適得其反不說,大家心里都很別扭,那么,大家就做到以禮相待相安無事吧。
蘇唱想:至于這份孝心,由我自己來成全,不會勉強你,而你,盡到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和義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