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流行風尚 > 正文

女兒上大學媽媽竟往皮箱里塞安全套,結果…

日期:2016-03-03  來源:浙江在線
[字體: ]

導語:女兒上大學,媽媽在行李箱里放了盒安全套,卻得到孩子一句:“你有病啊!”如何把一些充滿羞澀、敏感卻重要的知識教給孩子,成了家長、學校頗為撓頭的問題。

母親給女兒準備安全套惹尷尬(圖片來源:華蓋創意。圖文無關。)

近 日,寧波市海曙區青春健康俱樂部正式成立,這是寧波首個區級青春健康俱樂部,重在解決青少年解除成長中的困惑,幫助家長找到良好的溝通技巧。成立儀式上, 三十多位媽媽聽了一場關于“溝通”的培訓課,一位媽媽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女兒上大學前,在她箱子里偷偷放了一盒避孕套,卻引起了孩子反感。“避孕套該不該 放?”媽媽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與孩子溝通?不妨聽聽專家的建議。

媽媽:我在女兒行李箱里放了盒避孕套

昨天下午的這堂家長培訓課,來了三十多位家長參加,清一色的媽媽輩。她們來自海曙區各個街道,家里都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

說起溝通問題,馮媽媽講述了一段和女兒溝通失敗的經歷:

去年秋天,女兒要去外地讀大學了,我心里那個糾結啊,高興的是她進入了人生新的階段,擔心的是安全問題。

我想告訴她,在外面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但嘗試了幾次,實在不知道怎么開口。因為興趣愛好不同,平時我和女兒幾乎沒有什么深度的溝通,突然聊這個話題,覺得好尷尬。

眼看著女兒要離開了,我就硬著頭皮和她談了幾次,每次剛剛開了個頭,就被她硬邦邦地一句“知道了”給打回來了。

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就在為女兒打包行李的時候,當著她的面,把一盒避孕套放到了行李箱里。

我當時想,她問起來原因,就可以順著這個話題聊下去。沒想到,女兒皺著眉頭,一臉排斥的表情,一把把避孕套拿了出來,還說了句:“你有病啊!”

我當時心里有點生氣,但也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些可笑,總之,溝通失敗了。

現場:該不該把套套給孩子,媽媽們討論了近一個小時

馮媽媽的這個煩惱,就像導火索一下引發了眾多媽媽的激烈討論。

有的媽媽說,在小姑娘的行李箱里冒然放避孕套,有點太突然了,不合適,不該放;也有媽媽認為,當面放太難為情,應該偷偷放,孩子會知道什么意思。

畢竟是現實中會遇到的問題,就如何把避孕套優雅地給孩子,媽媽們討論了近一個小時,同意放和不放的勢均力敵,基本各占一半。

海 曙區計劃生育指導站站長、青春健康教育省級師資柳金莉是這堂課的培訓老師。在她的引導下,大家討論出了一個更容易被大多數孩子接受的結果:避孕套應該正大 光明地放,但是談話要找準時機,譬如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遇到這類新聞,自然而然地引發話題,而不是突兀地放在行李箱,等待孩子來發問。

柳金莉說,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該讓孩子明白,給她避孕套并不是讓她去嘗試使用,而是要懂得用它來保護自己。

“孩子在生殖發育、性方面有疑惑,家長應該開誠布公,不要遮遮掩掩,讓孩子更迷茫,而且以后有相關問題都不再對家長開放內心。”柳金莉說,在和孩子溝通時,家長要注意做到:尊重、熱情、真誠,并對孩子一些積極的、正確的想法給予肯定和鼓勵。

心理專家:家長溝通時,可以從電影及熱門話題開始

關于對孩子青春期性教育的問題,市心理咨詢中心心理科主任張子霽建議家長們,要做到4個原則,還有要掌握4個技巧。

他說的4個原則是家長在開始和孩子正式溝通前應該做好的準備:

首先,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遇到與性相關的話題不要回避,用適合他年齡段的方式進行傳授;

其次,家長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了解孩子性心理發展過程和誤區;

另外,保持中立、輕松的立場,溝通前自己不要緊張、抗拒,態度表達傳遞的信息有時比內容更重要;

最后,溝通時的切入點不需要過度正式化,可以從電視、電影及熱門話題開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