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女人天下 > 正文

美女不做“棒棒糖”

日期:2006-10-18  來源:重慶晨報
[字體: ]

  那些纖瘦的背影

  1962年,瑪麗蓮·夢露香消玉殞,豐腴型美女也開始失寵,“太平公主”成為主流,世界上第一位超模Twiggy就在此時橫空出世。Twiggy以大眼睛、粗黑眼線、短發、小精靈的神態和纖弱身材聞名,是上世紀60年代的時尚標簽,自Twiggy之后,極端纖瘦的風潮開始在模特界盛行。

  病懨懨的凱特·摩斯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骨瘦如柴的凱特·摩斯從CK廣告里脫穎而出,她那猶如未發育完全的瘦骨嶙峋身形與略帶畸形的O型腿令她穩坐“超模”的第一把交椅,并帶起了病懨懨的“海洛因潮流”。

  “棒棒糖”掌門人瑞秋·祖

  34歲的瑞秋·祖是當今美國時尚界最搶手的造型師,她一手包辦了琳賽·洛翰、米莎·芭頓、妮可·里奇等青春女星的日常衣著搭配,她把她們一個個打扮成她自己的翻版,并因此帶起了“棒棒糖腦袋”風潮。瑞秋自己則過著普通女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她擁有400多件外套,她外出穿的高跟鞋從不低于 13厘米,每日,有數不清的名牌新品送到她家門口。本組文/張競何為“棒棒糖”女生?

  做一個“棒棒糖”女生,就是讓自己跟一根棒棒糖一樣,頭大身細,七彩繽紛。即她要有一顆特大號的腦袋,以及與腦袋極不成比例的嬌小身軀;將頭發染成金黃色,皮膚曬成有海灘感覺的古銅色;她時刻用Gucci或MarcJacobs蛤蟆鏡遮住大半張臉,拎一巨型包包招搖過市;此外,寬松得過分的波希米亞風格上衣以及今年潮爆的鉛筆褲也是她的最愛。

  骨感女人不再吃香

  健康成為魅女新標準西諺有云:youcanneverbetoorichortoothin(錢越多越好,人越瘦越好)。在一個窮奢極“瘦”的時代,人人都想方設法減掉身上的贅肉。上世紀90年代是凱特·摩斯那樣的“流浪兒”的天下,T臺上是一具具頂著熊貓眼的骨架,這種風潮最后在譴責聲中退出歷史舞臺。幾年之后,它換了一副“馬甲”卷土重來,一夜之間占領演藝圈,這就是近來流行的“棒棒糖”女生。

  自9月各大國際時裝周相繼下達骨感模特禁演令后,女性美的衡量標準再次受到挑戰。9月20日出爐的“2006中國魅力女人十大關鍵詞”調查報告更讓人們堅信了這一點,在100個有關女性魅力的詞匯中,“健康”位列前三強,而“骨感”卻僅位居第86。這一數據說明健康已日益成為衡量女性魅力的重要標準。

  當紅玉女大都是“棒棒糖”

  說到“棒棒糖女生”,就不可不提妮可·里奇,她在好萊塢開“棒棒糖”風氣之先,琳賽·洛翰、奧爾森姐妹等聞風而動,統統“棒棒糖”上身。你的頭可以不夠大,但你的身材必須足夠纖細,否則,你永遠做不了一支棒棒糖。

  這股“棒棒糖”風也吹到了中國。如果說陳魯豫的“棒棒糖”大頭是絕對純天然的話,那么像周迅、張韶涵、王心凌等當紅玉女就很難撇清“抄襲”之嫌了。周迅同學可謂是最為成功的范例,從《大明宮詞》里的太平公主,《蘇州河》里的牡丹,再到唱著《大齊》的她,在造型變化間捧獎捧得手軟了。

  “棒棒糖”易導致厭食英國心理學家曾將200余名13~17歲的青少年分成兩組,一組常看時尚雜志,另一組不看。15個月后,常看雜志的一組多認為自己太胖,需要節食減肥,而不看雜志的那組則沒有。41%的少女說她們節食的想法來自時尚雜志。

  “棒棒糖”們長期占據著時尚雜志的版面,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采訪中,19歲的大學生黃玲告訴記者,寢室室友都是時尚迷,每期的《ELLE》、《世界服裝之苑》、《瑞麗》等必看。“時尚雜志看得多了,確實有減肥的沖動,眼睜睜看著那些漂亮的衣服在你的眼前晃蕩,卻穿不下,該是件多么惱人的事情呀!”

  健康美女PK“棒棒糖”女生

  健康美女與“棒棒

  糖”般的骨感美女相比,誰更受歡迎?剛剛出爐的“2006中國魅力女人十大關鍵詞”調查報告顯示,“健康”在100個有關女性魅力的詞匯中,一直占據著前三強的位置,而“骨感”卻被拋到了86位。可見生活中“骨感”美女并不吃香。

  采訪中,不少男性市民表示雖然不喜歡“棒棒糖”,但也不喜歡胖美人“楊貴妃”,只有渾身充滿健康活力的女生才最能打動他們的心。而大多女性市民在聽到“骨感”美敗退的消息時,也不興奮,“不管潮流怎么演變,應以健康為標準,當然瘦一點買衣服會更方便。”38歲的劉女士向愛美女士建議道。

  重慶男人不愛“棒棒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