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連良110周年誕辰系列演出下月揭幕
馬連良先生的嫡孫馬龍先生現場展示介紹馬連良大師穿過的戲服
馬派再傳弟子、張學津的學生穆雨表演了馬連良代表作《淮河營》的精彩片段
今年是須生泰斗馬連良先生110周年誕辰。由國家大劇院聯手北京京劇院推出的“扶風遺韻”——紀念馬連良誕辰110周年系列演出將于8月17 日、18日上演,同時舉辦的相關講座和展覽也將進一步展示這位一代宗師的舞臺風采。
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副院長劉宇宸、國家大劇院演出部副部長孟鑫、馬連良嫡孫馬龍以及馬派傳人穆雨等人參加了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大劇院演出部孟鑫副部長介紹說:“這次紀念馬連良的系列演出作為國家大劇院今年在戲曲方面重點策劃的板塊,從計劃到籌備歷時一年多的時間。今年是馬先生110周年誕辰,全國各地都有相應的紀念活動,大劇院的策劃最重要的特點是呈現方式的“立體化”,不僅有精彩演出,更安排了藝術講座和相關展覽,希望從不同的內容維度緬懷大師,并向更多并不了解馬派藝術的年輕人傳播京劇文化。”
據了解,此次紀念演出共分為馬派精華折子戲與全本大戲《趙氏孤兒》兩個形式,演員陣容則涵蓋了馬派弟子中各個年齡段的精英,其中最年長的張學津老師已是古稀高齡,而年齡最小的穆雨則是個典型的八零后,除了馬派傳人外,還有許多其他流派的名角兒助興加盟,可以說,這次演出是近年來一次難得的京劇藝術盛會。”
在8月17日精華折子戲專場中,馬連良先生最具代表性、也最能體現其藝術風格的精華作品悉數登場,老中青三代馬派傳人在唱念做舞等不同方面均各有發揮。曾被譽為京城“四小須生”之一的穆雨將演唱體現馬派唱腔特色的《淮河營》;著名馬派老生朱強與藝宗楊寶森、馬連良兩個流派的杜鎮杰將主演表現馬派唱念特色的《甘露寺》;高彤主演的《馬義救主》則將著重表現馬派的做功,可以說,這臺精華折子戲是從不同方面對馬派藝術的一次立體展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義救主》這折戲已經鮮見舞臺多年,為了這次的紀念演出,北京京劇院特意將其整體歸納出來,相信將讓廣大戲迷大呼過癮。
《趙氏孤兒》可以說是集馬派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經典大戲,1959年《趙氏孤兒》的盛大首演至今依舊讓許多老戲迷津津樂道。馬連良飾程嬰、譚富英飾趙盾、張君秋飾莊姬公主、裘盛戎先演屠岸賈后改演魏絳,北京京劇院四大頭牌通力合作,聲勢遠震。而距離當年半個多世紀的這場《趙氏孤兒》則力圖重溫當年四大頭牌的流金舞臺,在演員陣容上依然延續了當年的“馬、譚、裘、張”的流派組合:原汁原味的馬派老生朱強帶領小荷初綻的新秀高彤穆雨,以及“小冬皇”王珮瑜分飾程嬰,當今張派翹楚王蓉蓉飾演莊姬公主,譚派第6代傳人譚孝曾飾演趙盾,而花臉名家鄧沐瑋、葉派小生李宏圖也將傾情加盟。
除了馬派傳人的集體亮相外,這場演出的眾多特邀名角也同樣引人注目:《甘露寺》中老旦名家趙葆秀飾演吳國太、花臉名家鄧沐瑋飾演孫權,而馬連良先生的女兒、著名梅派傳人馬小曼則演繹孫尚香,可說是群星閃耀。為本場演出最后壓軸的是馬連良嫡傳弟子——張學津先生,他將帶領宋昊宇、趙華等傳人共同演唱馬派名劇《借東風》,借著那熟悉的旋律,邀觀眾一起追憶大師的千古絕唱。
據悉,除了精彩紛呈的京劇演出外,本次紀念馬連良活動還特別設計了相關藝術講座和馬連良生平展。7月31日,馬派傳人張學津和馬連良的嫡孫馬龍將與戲迷一起分享馬連良藝術與生活方面的點點滴滴。8月17、18日的展覽,大劇院方面則特別從北京京劇院引進了馬連良先生曾經穿過的珍貴戲服,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