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IPCC評估報告:氣候變暖將使亞洲淡水資源減少

日期:2007-04-2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簡稱IPCC)相關負責人在23日舉行的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亞洲區域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氣候變暖將使亞洲大部分地區的淡水資源減少,大的江河流域尤其會受到影響。

    這份報告指出,受氣候變暖影響,本世紀中期,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農作物可能增產20%左右,而在中亞和南亞,則可能減產30%,同時,亞洲由于旱澇災害引起的腹瀉疾病的發病率將會上升,部分地區霍亂發病率也會增加。

    “受氣候變暖影響,高緯度和一些熱帶地區的可用水量可能會增加10%到40%;而在一些中緯度和熱帶干燥地區,則可能減少10%到30%。”報告稱,氣候變暖還會使冰川和積雪的儲水量減少,受干旱影響的地區增加,極端降水事件增多,洪澇風險加大。

    報告指出,氣候變暖和其他因素的綜合作用可能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如果全球平均溫度增幅超過1.5℃到2.5℃,則約20%至30%的物種可能滅絕,加上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生態系統將發生重大變化,對生物多樣性、水和糧食供應等多方面產生不利影響。

    報告表示,氣候變暖已經不可避免,必須采取適應措施加以緩解,已有研究表明,適應和減緩氣候變暖的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氣候變暖的風險,可避免、減輕或推遲許多氣候變暖的影響,但目前對這些措施的局限性及成本等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IPCC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建立的政府間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的現狀,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的潛在影響,以及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進行評估。IPCC每五年出版一次評估報告,總結氣候變化的“現有知識”。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