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GPS芯片光接收衛星數據需要要花費30秒鐘,以獲得進行初始位置修正所需的信息,然后還要搗騰一番所下載的代碼才能精確計算出位置。干得多自然吃得也多。因此要想不讓它吃那么多,其中一個現實的辦法是不讓它干這么多。不少研究機構似乎對都對這個課題非常感興趣,研究出各種減少GPS耗電的方法。
微軟正開發云端GPS(圖片來自sina)
近日,微軟研究院開發出的CLEO(Cultivating the Long tail in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可以讓智能手機內的定位服務芯片耗電降低很多。微軟研究院研發的這套系統是用來跟蹤動物的,它可以獲取動物的運動數據,數據不會馬上上傳到云端。但是劉劼說這套辦法可以集成到可訪問互聯網的設備上,從而令 GPS 的使用省電省時。
除了微軟,瑞士公司U-blox也在從事類似的GPS節能工作。其商用GPS系統可實時連接網絡。而數據處理可以在服務器、連接互聯網的PC/平板電腦上進行。
此外,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都開發出了信號處理等工程技術手段來降低GPS功耗。而降低GPS芯片的能耗的意義不僅在于能延長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電池壽命,還意味著其實用性的增強,令GPS功能可以被植入到更多的設備上,比方說,低電耗的遠程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