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北京已是全國創業投資最集中的地區,但中小企業仍然感覺"不解渴"。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通過政府資金"引路",引來雙倍的創業投資,使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持續緩解。
在20日舉行的中關村創業投資政策信息發布會上,中關村管委會以參股方式,分別與光大控股、聯想控股、聯華控股、啟迪控股等簽署協議,共同發起成立4家創業投資公司,扶持電子信息、集成電路、通訊和網絡等重點產業領域的初創型和成長型企業。中關村管委會投入政府引導資金1.65億元,引入社會資金3.85億元,后者為前者的兩倍多。
據中關村管委會主任戴衛介紹,為了讓中小企業獲得更多投資,中關村的政府引導資金已由過去簡單的跟進投資,擴展到為初創企業提供"種子資金"、跟進投資和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公司3種模式。"十一五"期間,中關村的政府引導資金將增加到5億元。
戴衛說,近年來中關村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企業融資扶持政策,包括"瞪羚計劃"、企業改制上市資助資金、創業投資企業補貼資金等。2006年1月,國務院批準中關村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系統轉讓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對我國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到目前為止,中關村已有13家企業成功進入代辦系統。
作為我國自主創新的高地,北京一直是創業投資最活躍的地區,目前共有內資、中外合資、外資創業投資機構79家,其中11家外資機構管理著17億美元資本。據統計,去年北京有114家企業獲得創業投資,金額為7.46億美元,約占全國的一半。
戴衛表示,中關村管委會此次與社會資本發起成立4家創業投資公司,有利于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向初創型高新技術企業流動,管委會今后將繼續以參股方式,尋找投資合作伙伴。他說:"在政府引導資金參股設立的創業投資公司中,中關村管委會不會直接介入,而是委托專業投資機構按市場化機制管理,以提高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