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財經 > 正文

高管層一年半去九人 中關村高額擔保 紛繁訴訟拖垮業績

日期:2012-02-24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 ]

   業內人士認為,中關村涉及的訴訟較多,負債率較高,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近期以來,中關村的擔保業務相當頻繁,然而高額擔保與高度風險永遠并駕齊驅,這不得不使投資者對中關村的前景捏了把汗。

  中關村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擔保延續了好多年,這兩年已經在進行相關工作,使得擔保減少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從中關村的公開資料顯示來看,一邊是巨額擔保糾纏、訴訟不斷,業績降而不升,另一邊是高管層頻繁發生高管辭職事件,試問中關村如何能“翻身”?

  陳年擔保多高管調動不斷

  在中關村的歷史上,擔保已經如“家常小菜”,時有發生。

  截至2011年11月30日,中關村及其控股子公司擔保總額為7.05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比例為95.88%;逾期擔保累計金額為2.34億元。

  歷史擔保遺留問題還未解決,新項目又不斷滋生。2012年1月,中關村為其控股子公司四環有限之控股子公司華素制藥擔保,向河北銀行和平東路支行申請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9000萬元。

  一位中金浩資產評估師告訴記者:“從常規來看,中關村擔保凈資產比重過高,公司盈利能力不強,已經具有高風險。”

  然而更為令人咋舌的是中關村的高管辭職次數之頻繁。今年2月15日,公司總裁張旋因個人原因,辭去其擔任的公司總裁職務、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協理職務及控股子公司相關職務。

  從中關村業績報表看見,2010年1月,黃志宇辭去董秘職務;3月,職工監事魏明杰辭職;而此次經工會委員選舉出的紀虹才上任三月之后,再次辭職。事隔一月,劉力文辭掉監事一職務;11月,董事長劉冰洋繼續辭職。一年內5個高管辭職。

  去年3月,副董事長鄒曉春向董事會提交辭呈不久,緊接著吳發強、李海燕再辭監事職務。甚至由于監事人員頻繁離職,導致中關村監事會成員一度低于法定最低人數。

  中關村高管辭職原因五花八門,或個人原因或股東股份變動或高層調動,雖然表面上均看上去合理,然而對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如此頻繁的人事變動,不免令人擔心,公司管理體制如何穩定,業績如何提升?

  訴訟頻繁持續拖累業績

  根據業績報表,中關村涉及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有二十五項,包括公司對中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訴訟、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北京市西城支行對北京國信華電貿易物資公司及公司的訴訟、北京托普天空科技有限公司對公司的擔保糾紛訴訟等。

  可以發現,這些訴訟大多始于2001年,是中關村早期存在的訴訟遺留問題,可到如今不僅拖累業績,更是對企業生存的客觀環境雪上加霜。

  中關村主營地產、醫藥。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空前的調控力度對地產整條產業鏈影響巨大,地產企業大多資金鏈吃緊,需求甚渴,這使得公司的地產業務因此受挫,造成相應影響。

  受累中關村控股子公司,中關村建設房產開發項目的工期延后,項目未能完成交房手續,無法將預售房款確認營業收入。2010年中關村收入25.99億元,同比增長11.5%,凈利潤1665萬元,同比下降70%。

  同時“新醫改”帶來的政策沖擊及行業競爭加劇等不利影響,中關村醫藥行業的發展表現平平。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政策持續高壓之下,地產業務發展坎坷,受醫藥生命周期制約及國家醫改政策影響,醫藥業務可能銷售不達預期。中關村涉及的訴訟較多,負債率較高,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對于中關村來說,2012年伊始,其除身兼困境中提升業績重任之外,涉及訴訟的擔保金額更是高達5430.10萬元,讓其更加難以順利前行。

  中關村內部人士表示:“公司也在極力解決訴訟問題,維護公司利益,減少損失,華運達擔保案、藍海洋擔保案等重大案件逐步得到解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