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財經 > 正文

瓊民源百億資產掠奪記 維權股東捅出中關村

日期:2013-04-05  來源:華夏時報
[字體: ]

“瓊民源事件是我所經歷過的中國股市建成以來的最大丑聞。”2013年4月1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微博]在瓊民源維權股東發布會上這樣評價。

  截至此時,當初在重組中被拋棄的瓊民源社會法人股東們已經在維權之路上艱難行進了13年。2012年5月末,證監會終于對股東們的舉報作出回復:你們來信所反映的事項不屬于我會監管職責范圍,建議繼續與公司溝通或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我們會發起股東代表訴訟,在未來15天內征集到500萬股,即1%股份的法人股東授權,向瓊民源前主要負責人李建華等提起訴訟。”受瓊民源維權法人股東委托的和君創業咨詢集團首席合伙人李肅透露,受害的法人股東多達500多家。

  住總趁火劫“殼”

  1997年2月28日,很多瓊民源的股東們仍能清楚地記得那是個星期五。這天收盤后,公司將舉行1996年年度股東大會。

  這的確是不尋常的一天。早市一開盤,這只深市第一黑馬股就被大筆拋單砸至跌停,剛被莫名砸完盤,午后又突然傳來公司10送9.8仍將付諸表決的消息,于是股民們無懼洶涌而來的拋壓大舉買入。這一天,瓊民源創下5600萬股的成交天量,占當日深市總成交量的13%,并最終收于23.49元。

  股東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竟成了他們和這只股票的訣別。從那以后,這只因開股東會停牌的股票再也沒有復牌,噩夢卻紛至沓來:董事在股東大會上集體辭職,公司因虛構利潤被處罰,董事長被抓,股票退市,社會法人股被拋棄,公司資產零值轉讓,數億國有資產蒸發……

  直到公司久久不再復牌,股東們才對瓊民源最后一天的瘋狂走勢有所省悟——那些先知先覺的主力正是借送轉的利好遁去。從1996年末到1997年2月28日,僅僅兩個月時間,瓊民源的股東就從5萬人猛漲到10.7萬人,而其中的大戶卻已走盡,留下的大多是持股還不到3000股的散戶。

  短短幾個月就從2元的垃圾股變成最高時26元的績優股,又在興致最高之時經歷漫長的停牌、重組、換股中關村(5.16,0.01,0.19%)再上市,瓊民源的流通股東們玩了一次心跳,可也總算安全著陸了,而在公司占比超過20%的社會法人股東則遠沒有他們幸運。這部分法人股是1992年公司還沒有上市之前,在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STAQ)系統中定向募集的,時為3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溢價發行3.99元,經多次送配,至1997年3月瓊民源停牌時已增至1.1731億股。

  1998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將瓊民源的原大股東民源海南公司所持有的38.92%的國有股權無償劃撥給北京住總集團,住總集團介入瓊民源成為第一大股東。1999年3月,住總擬定了瓊民源的重組方案:住總成立一家新公司中關村,將中關村與瓊民源的流通股東置換股份,瓊民源退市,中關村借瓊民源的席位上市。

  至此,住總帶走了瓊民源38.92%的國有股和33%的流通股,卻把超過20%的社會法人股孤零零地遺棄在瓊民源這家退市公司的荒島上。“大家想把法人股帶進來,但背不動,住總想在證券法實施前操作完,也有很多困難……”1999年4月15日的瓊民源第二屆董事會上,時任北京證監會主席的孫家琪對此作出解釋。

  引發瓊民源股東們非議的,還有住總在1999年2月主導的一次資本核查。在住總介入瓊民源之前的1998年10月,北京審計局曾經對瓊民源做過一個審計報告,結論為瓊民源公司資產總額為16.99億元,股東權益10.69億元。而住總介入后,公司股東大會又聘請京都會計師事務所和德威資產評估公司進行核查,這時的結論顯示公司總資產僅為9.8億,實際凈資產為0.18億元。

  “僅4個月就悍然推翻了北京審計局的審計結論,重組方案還是建立在這個新結論的基礎上,說明住總根本不是想改組瓊民源讓它復牌,而是想借瓊民源的席位上市。”和君創業咨詢集團執行總裁黃培表示。

  1999年4月6日,北京市政府市長辦公會議紀要原則同意了瓊民源的重組方案,但指出未來要對退市的瓊民源發展給予支持和一定的優惠政策。

  而1999年4月15日,重組方案在董事會上遭到反對,瓊民源監事初旭勃就質疑稱:“住總已持有38.92%的股份,再收購33%,是否觸犯了要約收購義務?而且它是關聯方,股東投票時是否應該回避?”而他在會上得到的答案是:特殊情況下的事情要特殊處理。

  1999年7月12日,中關村上市,首日開盤價18.39元。瓊民源黯然退市,社會法人股留下來陪它一起“二次創業”。8月13日,住總集團請示將手中38.92%的股權退還給瓊民源原大股東民源海南公司,后來又將自己持有的33%的股權也轉給了民源海南公司。

  零值轉讓與百億資產蒸發

  與住總和中關村的糾纏告一段落,下市的瓊民源退回到北京科委,與它的社會法人股股東一起開始二次創業。然而這一過程也并不順利。

  1999年12月30日,北京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主任李建華被任命為瓊民源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

  記者在2000年8月李建華的《總經理工作報告》中看到,當時的瓊民源準備將民源大廈重組為北京生態科技公司,以轉讓金或續建利潤解決定向法人股東問題。同時力爭將此公司上市,根本上完成瓊民源二次創業。

  然而黃培卻稱,二次創業不過是畫了一個大餅。“李建華履職后,在未對公司資產進行任何法定評估的情況下,多次大幅壓低公司資產價值,將公司資產從1996年年報的17億和1998年審計評估的10億先后減為7億、4.7億,最終竟減成了負2000萬。”黃培透露,這為公司后來的零值轉讓種下了禍根。

  2003年,一家神秘企業長春野力集團向瓊民源伸出橄欖枝。

  當年的北京科委京科辦693號文顯示,市政府作出批示,同意將瓊民源當時的大股東民源海南公司和二股東北京富群公司所持有的股票按零值轉給長春野力集團。而從產權交易合同上看,其中“零值”的依據就是“鑒于資產評估,瓊民源的凈資產為負值”。

  “所有股東至今沒有看到那份資產為負的評估報告,瓊民源公司最后一次合法審計是2000年為公司年檢進行的正式財務審計,凈資產達11億之多。據說李建華是繞開最后一次合法審計,按那次沒有法律效力的1800萬凈資產減去3800萬減值,私自違法推出了負2000萬凈資產的結論,為國有資產巨額流失創造了條件。”李肅表示。

  黃培也認為,從任何公開資料來看,當時的野力集團都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而瓊民源國有股權對外轉讓居然會選擇這么一個不知根知底的“野企”,是一個重大疑惑。而事實上,接盤這兩家公司股權的僅是野力集團旗下的一家礦泉水公司和一家廣告設計公司。

  “這筆交易里有沒有私下串通,我們要追究。”李肅表示。

  野力集團入主后,股東的噩夢正式降臨了。3年間,公司資產悉數被蒸發。

  “價值至少數億的民源大廈項目先是私自轉給自己的野力地產公司,又將野力地產和整個項目賣給開發商。從海南軍區購買的3000畝土地建設西線體育訓練中心,按現值算至少上億的資產,賣給誰都不告之。海南靈山游樂園1700畝地,機場高速公路沿路黃金地段,也被全部賣出,什么價格、錢去了哪里,都沒人知道。”來自瓊民源的維權法人股東舉報稱。

  瓊民源的原董秘于守浩也透露,瓊民源被官方審計認定的13家企業中,多家在野力接手時均在正常生產、盈利,可到現在全都去向皆無,而且對股東無任何交代。

  “野力公司接手所有資產之后,所干的僅有一件事,就是在不做任何法定告知的情況下,瘋狂盜賣資產。”維權股東稱。

  潘石屹[微博]卷入上市資產接盤

  除了資產外,一起蒸發掉的還有野力的人員。

  “除了第一次見面,他們熱情地承諾會幫我們二次創業,然后塞給我們一瓶野力酒后,我們就再沒見過他們的人了。”瓊民源的維權法人股股東姚愉回憶稱。

  2006年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野力集團旗下當初接手瓊民源股權的兩家公司均已被吊銷。野力集團的負責人侯柱和黃廷發也不知所蹤。如今的瓊民源法定代表人已更名為呂萍,但按照其身份證上的地址去尋找,卻查無此人。更令人意外的是,據知情人士稱,如今的瓊民源4位董事會成員中,還有一名長春市某村的70歲村民。

  劉紀鵬認為,瓊民源的退市歷程,暴露了舊體制的蠻橫和對法律的無視。“他們用不合法的手段完成了整個重組后就無人負責了。這樣的案子應該在我們的證券發展史上沉冤不白嗎?”

  “本案侵犯了這些社會法人股的基本財產權,也涉及到國有資產流失,我們未來的維權方案將從這兩個方面展開。”瓊民源股東維權代表律師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若劍表示。

  陳若劍透露,他們現在已經接到十幾家法人股的委托,大概的股份數到了200多萬,他們的目標是15天內達到500萬,也就是1%,這樣就可以提起一個股東代表訴訟。“本案中我們的法人股東有兩個權益被侵犯,第一是知情權,開股東會的時候不通知股東,甚至股東或董事去了,他也只是說政府已經批了,你們就通過吧。第二是利益,對于法人股的損失我們要求賠償。目前這件事的直接責任人就是李建華。”

  李肅強調,他們之所以稱本案為百億大案,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當時停牌的時候價格為24.39元,剩下的股數為5億股,所以市值超過100億元,這場歸零游戲讓龐大的市值灰飛煙滅。另一方面,公司包括民源大廈和海南項目在內的3塊地也值100億元。

  “這個事件無論是從資金鏈,還是從治理結構線來說都是嚴重違法。法人股東在當年的背景下很多都是個人,他們是深交所作為瓊民源上市之后的流通股股東名單而存在的。”劉紀鵬稱,這20年來,中國股民飽受不公平的待遇,這也導致了我們的股市今天仍起不來。瓊民源這樣的“騙局之最”不被徹查懲處,不還投資者以公平和正義,中國股市的漫漫熊途將難有終結。

  而這些法人股的經濟損失最后該由誰來賠償呢?李肅表示,他們首先會追究李建華的責任,此外也會積極追查當初蒸發掉的野力的人員。“野力房地產的法人代表潘石屹也應該承擔一部分道義責任,畢竟他是受益者。”

  “無論最終是否征集得到500萬股,我們都要告到底。”李肅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