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IT賣場明碼標價推行遇阻 空白點不少
為了減少在中關村IT賣場購物的消費者被“忽悠”的窘遇,自去年年末起步,到上月初“明碼標價”的大幕在中關村悄然拉開。
上周六,記者到村內數(shù)家IT賣場進行打探。發(fā)現(xiàn)由中關村電子產品貿易商會監(jiān)管實施,以“示范單位”身份亮相的鼎好電子商城、海龍電子城和科貿電子城已將明碼標價管理條例列入商戶入駐合同的附加條款。按規(guī)定,賣場管理方將成為明碼標價工作推進的第一責任人,明碼標價工作將被提升到法制高度。
明碼標價阻力不小
因觸及眾多經銷商的利益問題,該制度在村內的推廣進度仍不容樂觀。記者在海龍1層至5層調查發(fā)現(xiàn),除了一層的DC、DV、電腦銷售柜臺有零星的價簽外,其他樓層沒有發(fā)現(xiàn)。一位索尼專賣店負責人一語說出了問題實質:“我們剛上市的新品都不標,標了的也都是幾個月前的老價格,市場不通知我們就不調。像這款前天剛上貨的卡片機SONYT100要買3100元,我們一標價其他家要看見了就會壓價賣。您看這價格合適不?”隨后他就熟練地向記者介紹其這款產品:810萬有效像素1/2.5英寸的CCD,光學防抖、ISO3200的超高感光度,配備5倍光學變焦的蔡司鏡頭……
而在科貿1層至4層的眾商鋪中基本沒有發(fā)現(xiàn)標簽的蹤影。這與兩家賣場內熙來攘往的擁擠人群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而面對記者的“詢價”,多位導購仍報出明顯屬于“忽悠”的超高價。
某賣場助理總經理夏先生認為,明碼標價推行遇阻,同時還是由于上游廠商間推出的產品同質化,他們往往擔心明碼標價會透露給競爭對手過多的市場信息,這注定了廠商對明碼標價不太“感冒”。甚至在特定階段,部分廠商還會故意放任渠道價格體系混亂,讓對手無法摸清自己的路數(shù)。對于村內商家而言,企業(yè)規(guī)模、進貨渠道、利潤預期值和經營手法各不相同的商家自然不愿按同一價格體系出牌。
售后維修也將“明碼標價”
在鼎好記者發(fā)現(xiàn),在賣場的1層和2層,全部店面都已經實現(xiàn)了明碼標價。據(jù)賣場市場部人士介紹,1層和2層已經做到了100%在產品前或旁邊擺放價簽。
在賣場的3層—5層記者看到,由于是以攢機及MP3、MP4、GPS等小數(shù)碼類銷售柜臺為主,商品種類繁雜,許多小柜臺內貼只有4張至8張價簽,沒有全貼的。一位MP3導購員指著一個比“鍵盤”略大的玻璃柜臺告訴記者:“我們這里有12款MP3,除了中間這一款和貼了標的4款,都是這里標的399元。”在問到為何不全部貼標時,他說道:“柜臺就這么大,標簽太大,東西太多不好擺,擺在機器下面別人看不見價格,擺在機器上面就看不見機器了。”
另外,IT產品一旦出現(xiàn)問題,售后的收費標準是最不透明的一環(huán)。“無序競爭、漫天要價”似乎成了售后服務市場的“慣例”,因此開辟相對透明、規(guī)范的售后維修市場,對于消費者維權具有重要意義。記者當日在鼎好賣場一樓的大型宣傳條幅上發(fā)現(xiàn),其有售后維修服務中樞之稱的中關村維修城,將在2周年店慶之際,把明確售后服務收費標準作為一項重要活動內容,不知道這個“明碼標價”行動,能否治了售后維修行業(yè)的老毛病。(徐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