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習慣的變化導致線下電子賣場門庭冷落,曾被視為“中國硅谷”的中關村電子市場也無力為繼,商戶關門大吉,紛紛投身天貓、淘寶等電商網站。記者在去年初走訪時就發現,昔日中國最大電子產品零售市場中關村已不再充滿榮光,鼎好、海龍大廈、e世界等著名電子賣場門可羅雀,銷售人員數量遠多于消費者數量,且大多數商戶都沒有生意,店員都在懶散地打著游戲或是閑聊。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關村衰敗現象的出現有多種原因,除拉客、欺詐等種種有違誠信的陋習和相關政策的變化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消費者習慣的變遷,以天貓、淘寶為代表的電子商城以價格和正品渠道等絕對優勢吸引了眾多消費者,成為壓垮線下電子門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類 似情況并不止發生在中關村,曾在上海百腦匯、太平洋等多家電子賣場輾轉過的小吳介紹說,自2012年底投身電商以來,他在天貓平臺嘗到了甜頭,和線下相 比,開設在天貓上的門店優勢明顯:結賬安全,推廣輕松,可做預售,銷售范圍廣泛,非常節省人力,而且線上售賣主要是高端機型,利潤也更高。
記者從天貓方面了解到,目前基本所有電腦品牌都在天貓開設了旗艦店,對一些小品牌而言,線上銷售比例已超線下,線下門店正在被遺棄。即便是聯想這樣的PC巨頭,線下門店的數量也在逐漸縮減。
多位互聯網產業專家都曾預言,線下電子賣場會逐漸消失,最終傳統電子賣場只能留存在人們的回憶當中。電子商務專家陳志浩教授對此的看法是:“購物渠道增多,必然導致傳統市場越發冷清。”
目前來看,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受到傷害的只是陳舊的線下銷售模式,而非商戶本身,不少商戶在放棄線下門店后,已成功轉型為天貓或淘寶店主。搜索淘寶網,可見一大批標明“中關村”字樣的店鋪,一些轉型早的中關村賣家,目前已在天貓和淘寶上建立起了品牌,生意越做越大。
一位楊姓皇冠賣家表示,電子商務平臺在提升收入的同時,也在促使商戶日益規范,“信用體系和評價體系要求你必須認真對待消費者,不用像過去在中關村那樣拉客了,現在這錢賺得踏實。”楊姓賣家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