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渠道 > 正文

徐州“借智”中關村 貼1000萬元“招賢榜”

日期:2014-02-26  來源: 中國經濟網(北京)
[字體: ]

 2104徐州中關村合作發展懇談會今天在北京舉行。我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將開展深度合作,共推包括智能裝備制造、 物聯網在內的33個國內領先的創新項目落戶徐州。同時,徐州還借助中關村的平臺向高層次人才伸出了高達1000萬元的“橄欖枝”。

此次2014徐州(北京)中關村合作發展懇談會主要以智能裝備制造、高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文化創意、云計算、物聯網、軟件服務外包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及招才引智為重點。徐州市政府與中關村管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先后有33個項目在此次懇談會上達成合作意向。

“中關村在建設高端載體、集聚高端產業、匯聚高端人才、塑造高端品牌等發展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十分值得各地尤其是徐州這樣的城市學習和借鑒。”25 日上午,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在參觀考察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后表示,加強徐州與中關村的全方位戰略合作,是徐州招新引高、招才引智的重中之 重,是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轉型發展的重大舉措。

“求賢若渴”是這次合作懇談會的亮點。徐州對于高端人才落戶徐州開出了“大單”:來徐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可享受“三個100”政策,即100萬元 以上的項目資助、100平方米以上的工作場所、100平方米的公寓住房。特別優秀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項目資助金額可增加到300萬元至1000萬元。 對于到徐州企業工作的研究生分別給予3-15萬元的補助;對符合條件的來徐創業本科生,也可以獲得5-20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

 

 

據介紹,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江蘇省四個特大城市之一,被國家列入新一輪城鎮化重點建設的32個都市圈。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長 連續8年高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去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35.82億元、增長11.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2.84億元、增長15.3%,地區生 產總值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穩居全省第5位,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中分列第32位和第29位。

在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實踐中,徐州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同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形成了礦山物聯網、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新 的經濟增長點,新興產業產值由2010年的855億元,躍升到2013年的3801億元,產值占比由16.6%上升為36.1%,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新 興產業的發展正在成為徐州產業層次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