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一早兒,順義區趙全營鎮前桑園村村民小孫,吃罷早飯,步行到位于該鎮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順義園空港創意產業園東區,開始一天 8小時的工作。“我在科諾德公司經過兩年鍛煉,如今已成為高級焊工,月收入5000元。”小孫說,如今,他們村和附近村在園區企業當藍領的農民有3000 多人,分布在15家企業多個崗位。
該園區前身為趙全營鎮兆豐產業基地、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C區,2012年被納入中關村,命名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順義園空港創意產業 園東區。近年來,園區堅持“保護第一、環境優先、以人為本”和堅持“高、精、尖”理念,打造生態綠色工業園。通過政策保障和激勵機制,園區在招商引資中, 嚴把環保關,凡污染治理難達標項目,不管投資數額多大,一律拒之門外。目前,該園區初步建立起以汽車制造為核心的現代制造業,引進了北汽越野車、德國威樂 水泵等企業和項目及文化創意產業、軟件信息產業等,形成特色產業為支柱的生態工業體系。
工業經濟發展了,社會效益也得到迅速提升。昔日當地農民紛紛外出務工,如今千方百計回到家門口到高效企業、高端崗位就業。已過而立之年的豹房村 村民小趙說,他中專畢業后在天津打拼近十年,如今返回家鄉,在北汽越野車制造車間上班,成為車間骨干,年工資收入近6萬元。像小趙一樣,在園區就業的當地 農民近兩成從大城市返鄉就業。
該園區目前已入駐實投企業30家,注冊型企業118家,總投資95億元,已經有15家企業投產運營。園區年工業產值已達37.8億元,完成稅收2.6億元。預計未來5年內,園區年工業產值可達800億元,可為當地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1萬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