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已擴展為33家,累計接納海外人才超過5萬人次,近5000多家留學人員企業選擇在中關村落戶。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已成為吸引與服務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載體和基地。
中關村新添四家留創園
2011年12月23日,中關村新建的4家留學人員創業園集體舉行授牌儀式。此次授牌的4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分別是:“中關村雍和航星留學人員創業園”、“中關村博雅留學人員創業園”、“中關村昌平園留學人員創業園”和“中關村798創意產業留學人員創業園”。
新建的留學人員創業園將有利于優化中關村人才特區留學人員創業服務環境,助力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發展,促進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科技產業的有機融合,增強中關村人才特區對海外人才的凝聚力及創新輻射帶動能力。通過搭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加大中關村引才力度,加強留學人員企業間的互通與交流,促進園區公共資源共享。
為了加大力度優化環境,吸引海外高技術企業和人才,北京市整合自身資源,提供“千人計劃”,“1+6”創新平臺等優惠政策用以優化創業環境,幫助海外人才落戶北京,找準創業潛在市場,尋找融資環境,提升他們的企業品牌。目前,北京市已建成了相對成熟的服務體系。同時,也還存在著創業成本相對較高、缺少外地資金的大力支持的問題。
海外人才組團來訪
此次揭牌會上,還有一群特殊的嘉賓。他們就是“海外創新創業人才中關村考察團”的成員。
與以往海外人才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產業不同的是,此次參加活動的海外人才中,生物醫藥人才較多,環保能源方面人才也有所增加。據悉,自今年開始,考察團將更傾向于吸引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對象,把高端項目和高層次海外人才吸引到中關村來。
考察團成員竇寧說:“我已旅居國外12年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鄉情懷越來越濃烈。”目前在奧地利從事機器人和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他,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找到合適的企業或風險投資。
抱著結識同仁、了解國內產業發展現狀和了解中關村發展現狀的初衷,他參加了此次“海外創新創業人才中關村考察團”。
“我感覺最近幾年國內發展很快,有很多非常新穎、非常開放的理念。我估計,中國未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產業調整后,一定會找到新的發展模式,比如技術創新的進一步驅動力。”
但談及回國發展,他也道出了自己的幾點擔心:“制造業企業資金普遍短缺,對價格非常敏感。國內資金門檻的設置,對我回國發展影響重大。同時,國內相關企業已形成相對成熟的產業鏈條,我要是回來,也存在很大的競爭。”
中關村留駐華盛頓聯絡人張群表示:“‘海外創新創業人才中關村考察活動’每年會邀請到150-300名海外人才。其中1/3的人,選擇回國就業。他們分布在各大高校、外資企業和一些服務行業。其中約8%的人選擇了回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