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中關村科學城將聚集3萬名左右全球一流的高端人才,培育形成4-6家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大企業,孵化壯大上萬家“專、精、特、新”中小型科技企業;同時要打造一批行業一流的特色產業園,聚集企業總部及研發機構。這是《中關村科學城(2011-2015)發展規劃》中提到的。
中關村科學城,是全中國聰明絕頂的人扎堆的地方,也是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認為,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將加速中科院科研開發環境的改善,使科技人員擁有更好的工作空間,以創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在一次不經意的談話時說:“想當第一,就得了解當今天下第一是誰,他是怎么做的,尤其在人才集聚方面,他身上有什么魔力,吸引了眾多世界一流人才……”
事實上,除了中關村科學城將形成一個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之外,為“千人計劃”人才打造的未來科技城,立體化吸引、扶持人才發展的中關村“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等一系列人才建設的重要舉措,都為中關村人才特區的建設拉開了帷幕,使中關村不僅能夠聚集人才,還能為他們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
李虎山是北京好利集團的董事長,2001年,他離開軍工企業,在中關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用李虎山的話說,剛起步的時候,一沒資金,二沒市場,靠的就是人的力量。
十幾年過去,憑借人才優勢,李虎山的企業迅速發展起來。他們的產品近50%遠銷歐美等國,且全部超過國家優等品檢驗標準,主要產品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李虎山說,企業最需要實用型的人才,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外,目前他也在努力整合學校、實驗室等社會資源,采用“產學研一條龍”的模式,為自己的企業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