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人才 > 正文

中關村發展集團張興勝:產融結合是趨勢也是規律

日期:2013-10-17  來源:投資界
[字體: ]

10月16日消息,在由中國大金融高峰論壇組委會主辦、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聯合主辦的“2013中國大金融高峰論壇”上,圖為嘉賓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張興勝。

 

中關村發展集團張興勝:產融結合是趨勢也是規律

  以下為演講實錄:

  產融結合對于企業來講,產業政策和理念問題,我想從宏觀的角度來講談幾點意見,一個看法產融結合是趨勢,是方向,也是規律,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我們都知道產業資本來講,過去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金是工業發展的血液。所以,任何一個產業資本要擴大再生產都需要借助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融通服務,對于金融資本來講更是這樣。馬克思很早就講金融資本發展的基礎是對產業剩余價值的分享。從這個角度來講,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產融結合是趨勢,也是規律。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從一個緯度上講也可以看作是產融結合的方式不斷變革,產融結合的水平不但提升的歷史,市場化改革這三十多年來,實際上中國一個方面大量的產業資本去投資新設了大量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的種類越來越多,從最早的銀行、證券、保險刀現在的基金、信托、擔保、小賃,另外服務的方式越來越多,比如最早的銀行的信貸,實際上是沒有給個人發放貸款,后來個人消費貸款,個人教育貸款,各種各樣,市場化的過程中產融結合的方式方法、水平在不斷的提升。

  總體上來講,產融結合實際上從兩個維度來擴展。哪兩個維度?第一是產融的服務結合或者業務結合,那是一個方面。幾乎大量的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為產業資本提供服務,相應的使金融產品的創新和金融風控產品的技術手段不斷革新,當然背后也是相應的人才技術的更新、創新發展的過程。

  另一方面也是產業資本的需求不斷的為金融資本所認知,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在文化上、語言上,甚至在價值和奉獻評估上越來越契合,越來越提升的問題,這是一個維度。

  第二個維度,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資本結合問題。這個問題相對來講比較復雜,一個方面產業資本確實有大量的投資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了一大批金融機構,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全球,也包括中國,對產業資本發起設立金融資本的發起人股東資質要求比較嚴,發起設立商業銀行必須要求三個會計年度內沒有不良記錄,用自有資金投資,和主業比較吻合,不是一個投機等等,有一系列的要求。另外對金融資本投資產業要求更嚴,從國際上講是兩個底細,一個是全能銀行體系,比如德國、日本、組建產融結合,德意志銀行本身就是西門子公司的大股東,對中國來講是跟美國一樣,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商業銀行除了對商業銀行進行投資和自有的資產進行投資,是不允許其他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從這個角度上講,產融資本結合一個方面取決于政策,另一方面取決于產融各方自身的戰略,自身的特質,這個方面從全球的趨勢來講,管理整體來講是井然有序。所以,不可能產融的資本結合無限放開沒有要求沒有標準的。

  第三句話,目前來看,中國的產融結合現在還是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在整個大盤子的盈利機構問題,整體上看中國的金融企業,尤其是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中的主體,它的盈利能力整體的平均水平遠遠高于中國的產業資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平均資本實際上可能連中國上規模的金融企業商業銀行的一半都達不到,這方面原因就比較復雜,一個方面確實有中國十多年的經濟繁榮帶來的宏觀經濟穩定,有信貸資產質量的提升,有內控提升各方面的因素。但是確實毋庸置疑,也存在一個因子,那就是利率管制問題。現在中國的銀行業和國外的銀行業比較下來,信貸資產平均的收益率國內是遠遠高于境外的,所以,這可能至少從一個角度說明銀行盈利的高企是與利率管制在目前條件下信貸業務的凈息差比較高有關系。銀行高收益要說是壟斷恐怕可爭議處頗多,但是跟利率管制有關共識還是比較多的。

  第二是信貸,我們絕大多數銀行的信貸資產中的大部分實際上大型的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相吻合。中國過去十年一是快速城鎮化,路、橋,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快。另一方面確實重工業化或者工業化加速的階段。所以,大量的央企,大型的制造企業獲得了更多的信貸資源,相對來講,在目前階段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突出,外需萎縮,貫徹十八大所講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小微型的,科技型的,創業型的,創新型的這些企業獲得的信貸資源不足。

  以中關村為例,兩萬多家中小微企業有貸的不到20%,大量的科技企業在銀行開戶都非常困難,因為這些企業一是注冊資本很低,第二沒有現金流,不像飯店酒樓今天開業明天就有流水,它有研發投入,它的財務狀況,這些企業在銀行企業資質評估中可能都是劣質低效客戶,導致它的開戶都比較困難。第三就是我們講的客戶結構,大中小企業從戶數上來講各行肯定是中小微企業占絕大多數,但是整體上來講,最活躍的初創型的,尤其是科技型企業獲得各方面的金融扶持,金融政策和吻合度不夠。這和工業化過程中信貸資源配置的重心有關,另外和科技型企業本身的特點有關,科技型企業都要經歷漫長的技術研發的過程,有投入沒產出,有技術沒產品,沒有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未來的現金流、財務報表和過去的盈利狀況分析它的負債能力,給予授信風險評估的這些體系實際上對這些企業的金融風險管理,金融服務吻合度是比較低的。從這個角度講產融結合的結構問題不僅是行業性的,也是區域性,在我看來也是歷史性和階段性的,在目前這個階段這個問題尤為突出,實際上是產融結合的水平,產融結合的層次進一步提升,是中國真正打造創新型國家要關注和解決的突出問題。

  最后我再講最后幾句話,那就是從三個方面來推動解決這些問題。一個問題繼續推動利率市場化,當然利率市場化一定要聞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對于現存的金融機構來講是一大挑戰,是一個關,是一個檻,如果冒進也會導致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所以,穩健的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利率平均,為各個行業公平創造更有利的調動。

  第二是加強政策的引導,適應產業化不斷的升級,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使大量的金融資源和金融服務的機構產品向創新型的中小微企業聚集。

  去年我到比利時、芬蘭去的時候,這些國家也感觸很多,這些國家原創型的技術很多,它自己也講花開在本國,結果往往在硅谷,世界上的一些創新高地。為什么?它自己覺得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一個發達的扶持創新創業的金融環境、金融體系和金融文化。從這個角度上講,這種引導培育和論壇的討論實際上是關系著我們未來的。

  最后那就是創新。實際上對現存大量的金融機構來講,重點客戶的轉移,比如小微企業這些藍海客戶的發掘,在我看來實際上是意味著自己的信貸文化、信貸知識和管控的方式再革命,是要打造一個和大眾型企業,工商制造業這樣的客戶完全不同的新的體系,信貸文化和風控方法從這個角度上講,產融結合水平的提升,用兩個字來概括的話仍然是"創新",謝謝。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