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京劇盛宴即將拉開帷幕 北京京劇啟動"星時代"

日期:2012-01-23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50余位被授星的京劇演員登臺為現場觀眾拜年。

    “我是花旦演員常秋月,我是老生演員張建峰,我是老生演員杜喆……”昨天(21日)下午,在一片喜慶的音樂聲中,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杜喆和他的伙伴們一起走上梅蘭芳大劇院的舞臺,參加北京京劇“每周一星”首演開幕暨授星儀式。在自我介紹之后,他們從觀眾評委手中接過水晶的“青春之星”獎杯。剔透的獎杯在舞臺大燈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小小獎杯不足一尺高,杜喆拿在手里竟覺得沉甸甸的。

    “每周一星”是北京京劇院繼“魅力春天”擂臺賽之后,再次推出的品牌活動,共分為“青春之星”、“中堅之星”、“名流之星”三個板塊。從昨天起,來自北京京劇院一團、梅蘭芳京劇團、青年團的52位魅力四射的優秀演員將于每周末為觀眾演出一場精彩的經典劇目。

    “京劇是‘角兒’的藝術,但‘角兒’這個詞匯與時代有一定的距離感,不如‘星’給人的感覺更直接。我們也要用流行的方式來包裝、推廣我們的‘角兒’,吸引不了解京劇的觀眾走進劇場,發現京劇的明星。”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這樣介紹開展“每周一星”活動的初衷。

    “大雪飄撲人面,朔風陣陣透骨寒。彤云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往事縈懷難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煩……”昨天的開幕演出是由杜喆主演的《野豬林》。今年夏天,在北京京劇青年演員擂臺賽上他唱的也是這出戲。同樣一出戲,同樣是梅蘭芳大劇院的舞臺,杜喆卻唱出兩種味道,別樣心情。

    “擂臺賽演出時,因為有競爭,心理壓力會特別大,生怕出紕漏,現在上臺演出就輕松了很多,可以盡情地將自己的所學和感悟展現在舞臺上,表現得反倒更好了。”杜喆說,擂臺賽表演時,最后一場“山神廟”的戲,因為別針不合適,林沖身上披的褶子總往下掉,本來就緊張的他更不敢放松,結果讓角色情緒大打折扣。半年后再唱這出戲,他明顯自信多了,演到“山神廟”那場,觀眾席里還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和杜喆專演拿手戲的做法不同,有些演員希望借著“每周一星”的舞臺,將平時很少有演出機會的冷門傳統老戲翻檢出來“遛一遛”。去年獲得梅花獎的荀派花旦常秋月,選擇了很少有人聽說的《得意緣》。在她看來,“平時過年過節,翻來覆去就是《紅鬃烈馬》、《龍鳳呈祥》、《四郎探母》這些戲,其實觀眾也會覺得枯燥,而《得意緣》非常風趣幽默,很適合節日觀看。”

    老生演員張建峰和常秋月想到了一塊兒,他要演出的是《問樵鬧府·打棍出箱》。這是一出奚派老戲,近年來很少有人演出,張建峰在歐陽中石先生的指導下,跟著奚嘯伯先生的錄音來學習。“‘每周一星’的舞臺不僅把我們推到了臺前,還促進了流派藝術的傳承,能將我們從老師身上所學的展示在舞臺上,也能讓觀眾大飽眼福,真是一舉多贏呀!”張建峰說。

    演員們對于老戲的“發掘”精神雖然可喜,但卻愁壞了李恩杰,“大多數演員都想選擇冷門戲,‘每周一星’一共52顆星,加上今年參加擂臺賽的演員也想排新戲,一年下來得排一百多出戲,那怎么排得過來?”最后,劇院不得不跟每個團提出一條規矩,參與演出的新戲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即便如此,對于廣大票友來說,這場京劇盛宴已經足夠吊人胃口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