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中關村來了朝鮮人!

日期:2014-01-09  來源:搜狐網
[字體: ]

【導語】在中關村活動的朝鮮人絕對是個奇葩的存在。他們像現實版的“裝在套子里的人”,縱然是風和麗日,也總要“穿著雨衣打著雨傘”。這是一個讓人看不透的群體,外界絕少有人真正走進他們的心思:那些買破爛二手電腦的朝鮮人是為了干什么?那些白裙餐館女孩們又是否曾對某個中國男孩動過心?在統治者與他們自己共同堆砌的,有形與無形的堡壘里,他們過著讓朝鮮人羨慕,也讓中國人好奇的神秘生活。  

中關村來了朝鮮人!

  中關村買電腦的朝鮮人:只愛幾百塊錢的便宜貨

  前一陣筆者到中關村商場買電腦,注意到這么一群奇葩顧客的存在。他們是由四個人組成的小隊,一邊在各個攤位前瞅來瞅去,一邊竊竊私語著“思密達”語言。乍一聽以為他們是韓國留學生。我正想湊向前,來句“阿你那塞藥”,但忽然一想,這群人身上流淌著與印象中的韓國人迥異的氣質。他們都是小年輕,卻跟五道口(俗名“世界中心”)那些三五成群、騎著小輪摩托亂竄的韓國人完全不是一個格調。他們穿戴老土而又統一,都穿著深色的中山裝,留著統一的發型。這可能是用“殺馬特”定義人生的韓國小年輕最為鄙夷的著裝格調。轉彎一想,難不成朝鮮人已經摸到中關村來了。

  一家店老板給了我確定的回答:他們是朝鮮人,跟他們的鄰居完全是滿擰的存在。老板說韓國人也經常來這買東西,但他們通常會一個人來閑逛,喜歡跟人說話,不太愛買便宜東西。而朝鮮人給人的印象完全是相反的,店家們對他們的總體印象是:寒酸、拘謹、不愛說話。

  買電腦狂砍價:開口500、800地砍

中關村來了朝鮮人!

  這些朝鮮人的確很有特點,很多見多識廣的老板一眼就能把他們分辨出來:跟韓國人的單槍匹馬不同,他們通常是三五成群,組隊活動,絕少有離隊的情況。而且通常看得多買的少,幾乎只買便宜貨。中關村500元到800元的二手破爛電腦性能很差,在平時幾乎只能賣做電子垃圾。但這幫朝鮮人的來臨成了這些破爛們的福音,他們胃口獨特,來這里的目的就是淘換這些便宜貨,而且很是喜歡,樂在其中。他們結伴而來,一家一家地溜達,逐項逐項地比較。雖然會說點漢語,能夠勉強跟店家交流,但他們除了講價錢時說話,絕少和人瞎扯淡,對人冷冷的,非常拘謹。

  說他們寒酸還有一個原因:他們非常喜歡砍價,而且完全是血淋淋的神砍。據一位店老板介紹,一兩千的便宜電腦,朝鮮人開口就是500、800地砍。而且砍價簡潔而又明了,你報個價錢,那邊伸出幾個指頭,幾百元就這樣在沉默中灰飛煙滅了。

  要求另類:電池一定要好,光驅不帶刻錄

中關村來了朝鮮人!

  當然,這些朝鮮人對這些“電子破爛”也不是照單全收,他們也是非常挑剔的。一位店老板介紹說,朝鮮人對電腦的性能要求非常獨特。首先,他們要求電腦的電池一定要好,這個成了他們的死條件,電池不行的一律忽略,再便宜也不考慮。筆者猜測這可能是因為朝鮮經常停電的緣故。其次,多數朝鮮人強調電腦光驅不能帶刻錄功能,這一點聽起來讓人有點不可思議,朝鮮盜版光碟很盛行,帶刻錄豈不事半功倍,這一點讓筆者也百思不得其解。唯一可能的解釋,可能是他們回國時,朝鮮海關會對此進行專門檢查,或者源于朝鮮官方對在華留學生的嚴密管控。

  店老板還告訴筆者,這些朝鮮人很多都是來中國的留學生,能從他們臉上的稚氣看出來。照理說,自凡能踏出國門的朝鮮人很多都來自朝鮮社會上層,其中也不乏官員子女。但到了中國,他們卻只能購買最次的電腦,甚至是中關村打工族的淘汰品。不禁讓你我“屌絲”在心生優越感的同時,也為朝鮮“富二代”們的“艱苦樸素”心生贊嘆:棒!

  中關村餐館里的朝鮮妹子:為國家打工,工資幾乎全上交

  提到中關村的朝鮮人,就不能不提這里的朝鮮餐館。在這不說這里的食材,只說這些餐館里的地道朝鮮妹子。在赴華前,從學歷、到容貌,再到政治素質,她們都經過精挑細選和認真培訓。來到餐館,首先刺激眼球的就是這些漂亮妹子。她們會統一穿著白色齊膝短裙(或白配粉的紅色長裙),容貌姣好、皮膚白嫩,見了客人總是一臉的微笑。

中關村來了朝鮮人!

  因為用工是朝鮮人,所以餐館的人力成本挺低,所以參觀里的朝鮮妹子們堪稱密密麻麻,瞬間讓周圍餐館掉價不少。朝鮮餐館里的女服務員工資絕大多數是拿不到手的。她們三年在華期間的工資絕大多數要上繳朝鮮政府,畢竟能出次國,對朝鮮國民來說,是國家給的一份恩惠。曾有媒體報道過華西村的朝鮮女服務員,她們一個月工資據稱有5000-6000元,但是實際到手的卻只有150元。

  平時不讓上街,政治覺悟頗高

  其實這些餐館的飯菜特色之外,卻也一般。很多人來這里吃飯,都抱著一顆不尋常的看妹子的心,男客人很多都喜歡逗服務員說話或者調侃幾句。客這些年輕的朝鮮妹子們對客人的問題卻都一知半解,支支吾吾,帶著一種朝鮮妹子們特有的羞澀之美,很讓一些“屌絲男士”們把持不住。實際上,這些餐廳是有內部紀律的,跟客人攀談是禁忌,哪怕是餐廳的老顧客也不行。而且,女服務員們是不允許上街的,所以想躲在拐彎路口求偶遇的同學們還是不要冒嚴寒死等了。

華西村朝鮮打工妹
華西村朝鮮打工妹

  筆者和同事十幾人就曾到一家朝鮮餐館就餐,一位白靜漂亮的朝鮮美女始終微笑地忙前忙后。這位朝鮮妹子還算愿意和中國人聊天。待一切落定,我們開始用漢語和她交談。她的漢語十分蹩腳,勉強能說自己叫“金松”(音譯),剛到中國才三個多月。問她從哪里來,是不是平壤人,還會回國嗎?她非常吃力地聽懂了,說過一兩年就會回去。我問她:平時不上班時做什么?她說自己是留學生,平時要上課,晚上還要跳舞。同事還問她是否談戀愛,她回答有的(備注:朝鮮在華打工者據稱是禁止戀愛的,可能妹子沒聽懂問題)。再問她喜歡什么中國歌曲,她回答說喜歡孫楠的《不見不散》。同事中有好開玩笑者,笑問她如何看待當紅的朝鮮第一夫人李雪主,這個大不敬的問題她似乎沒聽懂,只是羞澀的笑笑便不再做回答。

  談笑間,我們還跟她提起韓國和韓劇。這回她聽懂了,正色道:“沒有韓國,只有南朝鮮,我們是一個國家。”這是席間,我們聽她說的最長、最熟練的一句漢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