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22日消息(記者王業豐 實習記者李澄)2006年底,科技部《關于下達2006年度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經費項目預算的通知》(國科發財字[2006]527號),對2006年度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立項項目予以批復。中關村“閃聯標準重大關鍵技術合作研究”、“血脂康”膠囊美國二期臨床研究、“中芬合作數字化醫院的虛擬化研究”等3個項目獲立項支持,其中“閃聯標準重大關鍵技術合作研究”項目被列為重大項目并進行滾動資金支持。這3個項目的立項反映了中關村園區具有優勢和條件的企業,在整合、統籌和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開展高端國際科技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的實力增強。
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是科技部在“十五”期間設立的首個、也是唯一的我國對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平臺,是國家科技發展計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在配合國家外交戰略的同時,圍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及重大合作需求,有選擇地資助一批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中的重點項目,以及一批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資源,著力解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瓶頸,有利于實現“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分一般性項目和重大項目兩類。一般性項目支持金額為50-100萬元,采取一次性資助模式;重大項目數約占立項總數的10%左右,采取滾動支持模式。
“閃聯標準重大關鍵技術合作研究” 是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與韓國電子部品研究院(KETI) 通過對IGRS標準和CCP標準的合作研究,共同制定具有兼容性的新標準,并開發芯片級的解決方案。該項目開始了在亞洲家庭網絡委員會(AHNC)框架下的實質性合作;有利于促進和實現IGRS標準與更多國際同類標準的兼容,并最終成為國際標準;推動了基于IGRS標準的產品產業化和國際化,有利于韓國企業應用IGRS標準進行芯片設計和產品開發。
“血脂康”膠囊美國二期臨床研究是北京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研究的。北大維信主導產品為“血脂康膠囊”,96年血脂康被選為國家“九五”重點攻關課題一--冠心病二級預防的臨床用藥,05年課題完成,這是在中國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循證醫學臨床試驗,也是世界上首次對中藥進行循證醫學臨床試驗。但至今沒有一家中藥企業在美國開展并完成了二期臨床研究。本項目臨床研究目標是進一步證明“血脂康”在改善高脂血癥方面的有效性和服用安全性,為下一步產品在美國開展三期臨床和提交新藥注冊申請做準備,該項工作計劃于2008年底完成。最終目標是使“血脂康”成為第一個在美國上市的中藥產品。
“中芬合作數字化醫院的虛擬化研究” 是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芬蘭TEKNIA科技園 為2006年“中芬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之一。TEKNIA科技園位于芬蘭東部最大城市庫奧皮奧,該科技園在醫學設備、外部診斷學、制藥研發、遺傳治療和生物農業方面很具特色。該項目將充分利用芬蘭先進的醫療信息技術、各級醫院信息交互共享技術以及參考醫療保險制度,推動芬蘭國際化水準的醫療信息化技術在北京相關數字化醫院的應用,形成中芬雙方醫院信息化交流合作平臺,提高我國醫療行業信息化應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