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商務 > 正文

中關村首例高價相機強迫交易案獲刑兩年半

日期:2012-11-30  來源:中關村在線
[字體: ]

  買電子產品要去哪?這是很多消費者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早前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關村,而如今這里騙子當道,買家們也有了抵觸情緒。近日,首例中關村商家高價相機強迫交易案有了審判結果,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以強迫交易罪判處店主李某有期徒刑兩年半,并處罰金5萬元;另外5名店員分獲有期徒刑2年半至1年半,并處罰金2萬至3萬元不等的刑罰。


中關村首例高價相機強迫交易案獲刑兩年半
中關村e世界電子產品大賣場

店家強迫行為

    2011年7月,張女士準備買一套佳能相機,她在中關村在線網上看到一款相機標價6600元,比市場價低了近2000元。張女士立即按網上的電話號碼聯系店家,店家讓她到中關村e世界電子市場看貨。看貨時,銷售人員告訴她這款6600元的相機是水貨的報價,沒有質量保證,行貨要8800元。一聽價格沒優惠,張女士提出是否可以贈送相機包等配件。對方答應后,讓張女士先交錢再取貨。付款后,張女士驗機發現,配件中少了內膽包、相機遙控器及部分使用說明。此時店長李某過來,不承認有贈品的事情,并威脅謾罵張女士,張女士嚇得被迫離開。

    第二天,張女士和丈夫劉先生叫上朋友等5人,再次來到e世界維權退貨。由于言語沖突,李某等人叫來一幫人將張女士的丈夫打傷,李某等人被警方抓獲。

騙術曝光

    據李某交代,2010年,他成立北京利和信沅科技有限公司,在海淀區中關村e世界電子市場租了多個商鋪,主要銷售照相機和筆記本電腦。“我們公司在網上打廣告,標批發價吸引顧客來公司買東西。顧客上門后,他們就通過“轉型”和“偷機”兩種手段欺詐顧客。“轉型”是指顧客事先已經看好一款相機,銷售員則為顧客推薦另外一款相機,在介紹兩款相機的時候,貶低客戶看好的相機。“偷機”則是在“轉型”未果的情況下,用副廠的低價鏡頭冒充原廠鏡頭,欺騙不懂行的顧客。

    據該店內的一名銷售交代,顧客談好了必須先交錢,一般不退貨,以送小禮品的方式打發,再不行就干脆使用暴力。賺到錢后,網上拉客戶的能提成15%,銷售、組長、經理各提10%。

依法立案:

    據海淀區檢察院介紹,該案中,顧客購買商品及先行交付貨款的初始行為雖為自愿,但系因李某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先行欺詐行為所致。顧客拒絕交易后,李某強迫交易完成的行為,侵犯了公民平等、自愿交易權及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構成強迫交易罪。

    西南林業大學副教授、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委員會委員李春光認為,商品交易是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應當遵循市場交易中的自愿與公平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交易雙方強買強賣、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強迫交易不僅侵犯了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還違背了市場公平交易原則,擾亂了商品交易市場秩序。如果行為人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行交易,就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情節嚴重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編輯結語:

    目前數碼賣場的銷售手段形形色色,陷阱也很多,建議消費者一定要先做好功課再出手,或者直接選擇在比較靠譜的電商上進行購買,以防被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