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商務 > 正文

中關村商圈興衰史:是該離去還是轉型?

日期:2013-12-30  來源:元器件交易網
[字體: ]

 因為96年的下崗大潮,籍貫山西的李哥夫婦踏上了進京之路,從國企職工轉型創業個體戶,在當時北京的地界上,夫妻倆瞄上了還在規劃中的中關村(000931,股吧)。那時候中關村并不是高科技園區,還僅僅是一個村子,抱著孩子晃來晃去的婦女都是村民,沒有后來的身份。而那年我剛上小學,還不知道VCD是什么,更不知道發票是什么,買臺奔騰2的電腦也只關心跑紅警卡不卡,直到后來聽李哥夫婦口中講述這塊地兒上十幾年發生的人與事,才真正看到了伴隨兩代人成長的中關村,它的興與衰。

是離去還是轉型? 論中關村商圈興衰往今
是離去還是轉型? 論中關村商圈興衰往今

  做為在近五年才風生水起的新賣場中關村e世界,和老牌賣場海龍、鼎好、科貿相比,地理位置和裝潢設施更好,也順其自然的在后時代的中關村商圈崛起。直至進入2011年,電子賣場大批商戶不再續租,從賣場攤位撤離,這是不斷曝出業主拖欠物業費用而遭停電危機之后,又一家傳統電子賣場在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生活在中關村附近人現在都這么說:10個進鼎好的人,8個是去5層吃飯的。
90年代末的中關村
90年代末的中關村

  中關村IT商圈不斷的轉型,從傳統裝機、刻盤做DIY,在到硬件批發,形成北京渠道的重要物流市場,最后轉型快消品,手機、平板等新設備的水貨一條龍,中關村在跟著行業的大動向在不斷變化自己,但終究中關村是一個尾隨者,它曾在把持住IT市場最高熱度的時候并沒有將自己變成領導者,而后被電商一步步吞噬,也在被美名其曰的”規范化管理“自毀前程。
曾獨攬硬件市場的中關村商圈受到四方壓迫
曾獨攬硬件市場的中關村商圈受到四方壓迫

  2009年7月,中關村業態調整正式拉開序幕。海淀區政府頒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的通告》中明確表示“不鼓勵電子賣場、商場(店)、購物中心、餐飲等業態在本區域內發展”,研發中心類、創新類、科技金融類等業態成為鼓勵的對象。通高一發,曾經的中國硅谷,便開始了衰敗之路。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