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讓人羨慕的百度高薪工作,幾個“碼農”小伙伴轉行賣起了肉夾饃。更令人詫異的是,這家有著互聯網公司基因的肉夾饃店頗受歡迎。每天下午,店門口都會排起上百人的長隊,甚至有顧客專程從濟南坐高鐵來這里排隊。
這家叫“西少爺”的肉夾饃店,開業至今不到兩周,已經在圈內和媒體中積攢起了驚人的人氣。它的火爆背后有什么秘訣?
互聯網想法實踐傳統行業
“西少爺”創始人羅高景和孟兵記憶猶新的是:開業首日,原打算賣一天的1200個肉夾饃上午11點就售罄了。“當時所有人都非常激動,我們堅持的肉夾饃玩法,證明是有市場的。”
在他們看來,賣肉夾饃和在老東家百度做的事情其實沒什么不一樣:都是在不斷改進細節處的用戶體驗,讓用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好的服務,“我們依然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他們認同前東家百度CEO李彥宏提出的“互聯網思維”。李彥宏曾提出“以一個互聯網人的角度去看傳統產業,就會發現太多的事情可以做。”2008年,李彥宏還預言未來不會再有專門的互聯網公司,所有的公司都要用互聯網做生意。
這是一個新的令人激動的前行方向。孟兵也由此得出新的人生理想:“我們不是簡單地只想開一個肉夾饃店。互聯網進入傳統行業是一個大潮流,里面有很多機會,我們只是選擇了我們最容易把握好的一個點作為突破口。”
有人覺得開肉夾饃店挺丟人。但孟兵說,這件事取決于你能把它做成什么樣。有人會把它做成一個小攤,他們的目標是要做成高端連鎖品牌。
肉夾饃四種新玩法
孟兵總結了他們的四個玩法:產品思維、注重研發、快速迭代、用戶體驗至上——這些也是百度公司內部長期形成的基本方法論和價值觀。
“在百度工作對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一定要把用戶和產品放在前面。”羅高景以前在百度從事手機搜索,百度產品極致追求細節的做法令他印象深刻,“比如查北京天氣,你只要在手機百度上輸入‘天氣’,系統就會根據你的位置信息,顯示你所在城市的天氣情況。”
同樣,羅高景和孟兵對肉夾饃產品細節特別在意,并制定出精確的參數指標,比如12厘米的直徑,“作為早餐,一個就夠。如果小一點吃一個不夠,吃兩個又多了。”
為了“研發”出理想的肉夾饃,并不精通烹飪的小伙子們用掉了五千斤面粉和兩千斤肉料,把廚房變成了實驗室……最終,他們總結出了一套控制肉夾饃質量的流程,“比如煮10斤肉的時候要加多少水,放多少調料,能保證味道做到最好,都有一個精確的線性關系。”
肉夾饃beta1.0“研發”出來后,他們又發起了較長時間的試吃活動,并根據意見不斷快速迭代。據孟兵回憶,他們先是團隊幾個人自己試吃,隨后他們把試吃范圍從20人擴大到100人。“最后100人試吃是在清華做的,等于一個產品發布會,做完之后店就正式開業了。”
每 晚9點營業結束后,“西少爺”小伙伴們都會開會,根據用戶反饋優化服務細節。比如裝肉夾饃的紙袋,成本比普通塑料袋高十倍,但他們依然覺得不滿意。“紙袋 有兩個好處:透氣和防油;但這兩者是矛盾的,要透氣就很難防油,我們在考慮改用一種網格材料,也不排除自己研發的可能。”
他們也愿意讓用戶不斷發現小驚喜和人性化。一個來了四次都碰到“售罄”的顧客,第五次再來的時候,他們干脆贈送;一個來買肉夾饃的阿姨喜歡上了店里做裝飾的兵馬俑公仔,他們直接送了;兩個特意從濟南“打高鐵”來吃肉夾饃的人,也收到了他們的小禮物。
“公司就像大學”
“西少爺”團隊的三個創始人,都畢業于西安交大,年紀最大的今年26歲。孟兵大學時的專業是自動化,羅高景的專業是計算機,宋鑫學的專業則是土木工程。2012年孟兵剛來北京,因為認識的人很少,便組織了幾次校友聚會,“小伙伴們”就這樣湊到了一起。
前員工開店消息一傳出來,百度公司內部非常支持。17日晚上,百度跑步協會組織了一次長跑,從百度大廈跑步8公里到五道口“西少爺”肉夾饃的店中,排隊買饃支持前員工創業。
“百度前員工和用戶們的支持,其實也是對理想堅持不懈的人的彼此欣賞。”孟兵說。這個時代很多人的理想被壓抑了,我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想做些事情。
孟兵非常慶幸在百度的工作經歷。他認為公司就像大學,能幫你“畫出一個圈子”,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很多人建議畢業后就創業,或者先去小公司,但我建議直接到大公司,而且盡可能去百度、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在這里你對未來會更有方向感,也有機會接觸更多優秀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