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從中關村到柳灣村

日期:2012-08-23  來源:青海日報
[字體: ]

  2012年7月,北京中關村科技園首次走出北京挺進西部計劃付諸實施,其中中關村中國政法大學科技園率先挺進青海入駐海東科技園,選址“柳灣村”。正如法大副校長張保生所言“選址非常有意思,中國的硅谷中關村一個國家級的科技園挺進一個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會不會在若干年后給世界科技園的發展創造一個新的模式,在中國出現一個西部硅谷,她的名字就叫‘柳灣村’”。

  從中關村到柳灣村,這是自信開放創新青海意識覺醒的成果,是海東經濟發展主動融入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大格局的成果。

  以柳灣村為中心的海東科技園一期規劃面積2180畝,是海東工業園區的“園中園”。而整個海東工業園區轄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樂都工業園、民和工業園三個園區,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按三個園區區域不同,共劃分為“一區三園七片區”。

  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規劃總面積37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風電設備制造、光伏設備制造、儲能材料及組件、高原富硒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配套完善科技創業園、中小企業園、現代物流保稅區;將依托區內現有高精鋁板帶產業,主要發展鋁基合金及各種特種型材、包裝鋁箔等下游產品深加工;建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及不銹鋼產業基地。

  樂都工業園規劃面積約18平方公里,以大型精密鑄鍛制作為核心,發展鑄鍛產業,配套發展裝備制造、汽車工業、航空航天、核工業、電力工業的基礎配套產品。

  民和工業園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重點提升現有產業的技術裝備、著力打造輕質合金材料生產基地;建設大宗工業產品及原材料物流中心,完善物流配套,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精深加工產業。

  海東以工業園區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從爭取項目簽約、報批、建設、投產各環節,積極為投資商提供良好的“軟、硬環境”,園區已成為招商引資的主戰場。今年,預計建成投產運行的47個工業項目,可新增工業產值35億元。

  海東引進的資金中,省外資金占實際到位資金的近70%,分別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市)。比如,北京恒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海東工業園區準備投資一個200兆瓦的光伏組件工廠,投產后,每年可以為200兆瓦的太陽能電站提供服務和支持。青海高原圣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高原生態項目落戶海東工業園區,投資15億元打造青藏高原基地,產品有140多個品種,現已開工建設,達產后年產值能達到30多億元。海東科技園目前已有8家企業簽約入駐,其中4個項目已破土動工,包括海東科技創業大廈項目、百能儲能項目、能高新能源光伏項目和中國移動青海公司數據中心等。據了解,到“十二五”末,海東工業園區將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00億元,實現工業銷售收入750億元,工業增加值22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30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億元,園區就業人員達到2萬人以上。可以說海東工業經濟的發展翻開了它波瀾壯闊新的篇章。

  面向海東,春暖花開。從中關村到柳灣村,這是貫徹落實國家“蘭西”經濟區和我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戰略,加快東部城市群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海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和重要歷史機遇。海東通過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正逐步向綠色環保高新工業集中區轉型。

  大美青海,風情海東。從中關村到柳灣村,意味著海東科技園將迎來更多的高新人才和企業,助力海東的發展,相信未來一個“西部硅谷”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