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東赴溧陽作專題調研并要求——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江蘇中關村產業園建設
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今年3月在溧陽市天目湖畔正式開園,為加快推進園區建設,省政府專門出臺了八項政策措施加以扶持。昨天下午,市長姚曉東率市發改委、財政局、科技局等部門負責人,赴溧陽專題聽取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建設情況,要求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建設,使之成為常州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正式開園以來,溧陽市積極行動,加快園區各項籌備工作。目前,已完成約40.6平方公里范圍“五園一區”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6萬平方米產業園創新中心已建成投運;規劃面積50萬平方米的孵化器、加速器等各類創新載體即將開工建設。
在這里,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正在相繼落戶。其中,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的上舜電子科技已先期生產,波士頓電池等16個項目陸續進入開工建設階段,德國西門子汽輪機、美諾克思等14個項目已簽約或正式進駐。此外,園區積極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開展洽談,相關產學研平臺也在加緊籌建之中。
上月,省政府辦公廳專門下發《通知》,明確在管理模式、項目審核以及財稅、金融、科技等八個方面給予扶持,為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調研中,姚曉東充分肯定了溧陽市在推進園區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同時,就下一步做好園區建設發展各項工作,姚曉東提出四點要求。
一要明晰定位,高起點推進。把產業園建成承接中關村高端科技資源的洼地,具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匯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地,成為常州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二要深化規劃,高標準開發。進一步完善園區的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推進產城融合,聚焦特色高端產業,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強園區的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
三要創新機制,高效率運作。通過學習、對接中關村,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大力搭建創新平臺,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同時,在體制創新上,積極與中關村無縫對接,體現精簡、高效。
四要挖掘資源,高水平集聚。通過對接和吸引各方資源,大力引進對溧陽和常州的產業發展有帶動提升作用的優秀項目和高端人才,加快推進園區建設發展。
姚曉東同時指出,市及各有關部門,也將對園區建設給予大力支持,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扎實推進各項建設工作。
副市長王成斌和市政府秘書長徐新民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