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是中關村的靈魂,是中關村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內在動力。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了創新工場、車庫咖啡、常青藤創業園、聯想控股等,在一些跨國企業中也出現了一批由企業內生而出的創新型孵化器:微軟中國的云加速器、諾基亞的體驗創新中心……中關村孵化器正在呈現出創辦主體多元化、運營模式市場化、孵化鏈條向早期階段延伸、專業服務向多樣化發展、資源整合全球化的趨勢,形成創業服務新業態。
一張桌子就是一個公司
北四環,中關村西區,微軟大廈2層。
北京保益互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益互動”)的創始人曹軍正在與執行董事冀冬對創業導師的輔導課程進行著“消化”。不時地他們還與在其他辦公桌辦公的創業者交流幾句。
“我們這是一間特殊的辦公室。”曹軍介紹說,在這間辦公室里,一張長方形的辦公桌就是一個公司的辦公室。從今年1月開始,這間辦公室成為了20家企業的大本營。
曹軍是一位盲人。他的企業提供的是解決視力障礙群體正常使用智能手機及數碼設備軟件產品。他的企業也是第二期入駐微軟云加速器的20家企業之一。到今年6月,這20家企業將全部“畢業”。
“我們是云加速器中最特殊的公司。大部分員工是殘疾人。當時我們成立公司的目的只有一個:解決盲人無法使用移動設備的難題。”曹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經過幾年的努力,保益互動的軟件在全國有了大量的盲人用戶,他們也真正實現了企業的目標。
“現在講的是共享和融合。自從進入微軟云加速器后,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微軟云加速器提供優秀的導師資源、擴展視野的培訓,以及與微軟其他團隊的深度合作,令初創企業受益匪淺。”曹軍認為,通過入駐微軟云加速器,無論是企業的管理、企業的培訓,還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甚至是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都有了一個比較明確和清晰的規劃。
“現在我們的收入達到了平衡狀態。我們的產品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還是要借助于與更多的企業多方面進行合作。只有更多的企業和我們一起去做,才能真正打通盲人在移動設備上的無障礙使用。”曹軍介紹,通過微軟云加速器平臺,保益互動接觸的企業更多了,從用戶層面來說,他們的軟件技術就會提升得非常迅速。
曹軍認為,在微軟的幫助下,他們這家北京市惟一的一家殘疾人高科技企業,今后一定能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服務。
據介紹,微軟云加速器旨在為企業提供多方位的創業支持資源,以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借助Windows Azure微軟云計算平臺進行技術開發及實現創新。項目自2012年7月啟動,首期10家初創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全部采用了微軟云平臺,經過6個月,這10家企業已經全部“畢業”了。
微軟云加速器總經理林為千表示:“微軟云加速器為初創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環境及資源,引進硅谷最有效的科學化創業方法,幫助創業團隊降低成本和創業風險、專注于產品和服務創新與團隊建設。微軟云加速器將全力幫助初創企業實踐云夢想、獲得加速成長。”
3000、300、30
北二環,中關村雍和航星科技園,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
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總經理付蕾正在為搬遷至即將于今年6月落成的、面積達到800平方米的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而忙碌著。
“現在你看到的這個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是去年9月18日啟用的。”付蕾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目前雖然面積比較小,但這是諾基亞為在北京打造一個全球性的軟件生態園而邁出的第一步。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在這不大的面積里,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分為三個功能區:培訓和商務的交流區、實時在線的測試區和接待區。不久前,這里還被授予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孵化器。
這里可以為開發者提供臨時性的、免費的6個工位,還有8個終端為開發者在線測試應用軟件。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搬遷到新址后,免費的工位將達到30個。而在技術上,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有技術論壇、測試實驗和在線扶持。
“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是通過資源扶助、技術支持、培訓服務、交流探討等方式,為移動互聯網開發者、創業者提供全套創業解決方案的平臺。”付蕾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體驗創新中心將扶持開發者、創業者成長,鼓勵并孵化初創團隊向互聯網公司邁進,為在北京打造一個全球性的軟件生態園奠定基礎,并創建企業與政府雙贏發展的模式。
據了解,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的目標是遴選3000個創意應用、扶持300家創業公司、幫促30家創新企業達到或接近上市水平。按照目前的規劃,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將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來實現這三個目標。
“今年結束時,將從這里誕生550個創新應用、100家創業創新公司;2014年,將累計到1550個創新應用,200家創業創新公司;到2015年,將有3000個應用、300家創新創業公司,以及實現有30家準備上市的公司。”付蕾介紹,截至目前,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已擁有155個注冊會員,有67個會員加入了訓練團的項目,還有70家公司正在評估的創新創業公司。
“基于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星網工業園的成功經驗,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將拓展并升華星網模式,發揮自身在打造生態系統方面的歷史資源和資產,致力于為中國移動互聯行業的發展打造一個創新社區的典范。”付蕾對于發展充滿信心。
跨國企業爭建創新孵化器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跨國巨頭最初在中國建生產工廠,后來建立研發中心,而現在他們已經不滿足于此。幾乎在同一時間,微軟和諾基亞都在北京建立了孵化器,它們的名字不同,一個叫微軟云加速器,一個叫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但功能和定位卻完全一致免費提供辦公場地、技術支持和市場支持,吸納中國的創新創業團隊,目的是鼓勵中國的團隊使用他們的資源,或是開發基于諾基亞手機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同時他們不要求從入駐的團隊中獲得股份和任何回報。
表面來看,這兩個孵化器是公益和非營利的,但微軟和諾基亞都坦承,背后是有商業目的的,即吸引中國的創業者完善他們的產品或生態系統,最終推廣他們的產品,以此體現北京創新創業的活力。
這些跨國巨頭的行動,也進一步加強了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的力量。中關村的孵化器正在呈現出創辦主體多元化、運營模式市場化、孵化鏈條向早期階段延伸、專業服務向多樣化發展、資源整合全球化的趨勢,形成創業服務新業態。
最新發布的《中關村孵化器調研報告》稱,2009年國務院批復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一批運作模式新、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孵化器成為中關村創業孵化體系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初步形成了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協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創業服務業發展新格局。
二十多年來,中關村孵化器始終站在服務創新創業的前沿,在吸引高端人才創業、培育成功企業家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弘揚創新創業文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成為保持中關村原始動力的核心載體。
據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關村孵化器圍繞降低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不斷拓展和深化孵化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關村擁有各類創業孵化機構100余家,孵化總面積超過324萬平方米,累計入駐企業超過1.2萬家,累計“畢業”企業超過7000家。
孵化器已成為中關村創業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