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創新創業日益活躍和我國加快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形勢下,全國各地都開始重視孵化器的建設,上海市提出市區兩級政府協同支持“全程孵化”的概念、深圳制定了“大孵化器”戰略規劃、青島市提出了建設“千萬平米”孵化器的發展戰略、江蘇正在將孵化器建設延伸到經濟強鎮,掀起了我國新一輪孵化器建設熱潮。
在全國各地還在通過擴展物理空間推動孵化器發展的情況下,中關村已經進入了按照創業者需求提供個性化創業服務的創新發展階段。中關村成功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和平臺型企業等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孵化器發展,建立起“項目孵化—初創企業孵化—產業鏈孵化”的孵化機制,在全國率先形成全鏈條孵化體系。中關村的許多孵化模式在全國各地被快速模仿復制,成為我國孵化器發展的風向標,持續引領我國孵化器行業創新發展。
從全球新一輪孵化器發展浪潮來看,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雖在出現時間上較硅谷稍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呈現出與硅谷同步創新發展的態勢。中關村已成為硅谷以外創業孵化模式探索最活躍的地方,產生了一批既有硅谷特點又有中關村特色的創業孵化模式。在早期孵化方面,硅谷有YC、Tech Stars,中關村有創新工場、常青藤創業園;在創業者開放辦公方面,硅谷有I/O Venture、Hacker JoDo,中關村有車庫咖啡、3W咖啡;在創業媒體方面,硅谷有Tech Crunch,中關村有36氪;在創業者網絡社區方面,硅谷有Angellist,中關村有36tree、天使匯、創投圈等。
此外,天使投資人創建孵化器、參與孵化服務活動,也使中關村出現了與硅谷類似的天使投資與創業孵化融合發展的態勢。福布斯2012年1月公布的“全美十大最炙手可熱的創業孵化器”,幾乎都有天使投資人參與。中關村活躍著全國近八成的天使投資人。李開復、徐小平、田溯寧等知名天使投資人通過建立創新型孵化器,對優秀早期創業項目進行篩選、深度輔導和投資,使創業成功率大幅提升,實現了創業項目流和資金流兩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