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轉改看變化 中關村園區行
“與現有制版技術相比,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摒棄了感光成像的思路,具有工藝簡捷、綠色環保、低成本、自動化程度高等多方面的綜合優勢。”掌握納米材料綠色制版技術的北京中科納新印刷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進駐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懷柔園不久的企業,領銜公司技術團隊的宋延林說:“雖然中科納新有著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但由于此前不是中關村示范區企業,我們去年遞交的股權激勵方案也是經過特事特批才享受了中關村示范區的股權激勵政策。”
現在,懷柔園納入中關村“一區十六園”體系,讓中科納新也有了中關村示范區企業的身份。宋延林對中關村懷柔園的創新環境信心十足,他了解到,在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方面,中關村示范區有許多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能夠很好地助推企業發展。
“懷柔園希望在中關村示范區的大舞臺上,借助中關村發展集團等平臺的經濟實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盡快實施園區建設。”中關村懷柔園管委會主任周福樞介紹,懷柔園納入中關村示范區范疇,有利于充分利用中關村“1 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和標準體系,促進雁棲開發區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中關村懷柔園規劃面積7.11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區西區、核心區中區、核心區南區、北區1-4區共7個區域。其中,北區0.4851平方公里土地屬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區及創新基地用地;核心區西區、中區、南區共6.6296平方公里土地位于雁棲開發區主園區內。懷柔園將著力打造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和互聯網創新產業園三大特色園區。
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規劃總面積1500畝,是北京市科委與懷柔區政府共同建設的北京市惟一一家納米產業園,致力于納米科技在能源、電子、環境、生物醫藥等四大領域的應用,并以下游應用帶動上游納米材料、納米加工、納米器件等產業鏈各環節實現快速聚集發展,預計達產后可實現產值120億元。目前已有中科院院士王中林領銜的中科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宋延林博士領銜的中科納通科技公司綠色打印RFID(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標簽項目、五和動力公司、首創納米公司、歐亞瑞康公司等10個納米項目入駐。
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是中科院在北京市的第三個重要的綜合性科技園區,由教育基地、科研轉化基地、北京綜合研究中心三部分組成。目前,教育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已完成一期建設,預計明年招生;科研轉化基地已有中科院14家單位的20多個項目落戶;北京綜合研究中心已啟動前期規劃設計工作。其中,科研轉化基地中的中科合成油、中科院化學所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中科院力學所錢學森國家工程科學實驗基地、中科院電子學所項目已經或即將入駐運營。中科院網絡中心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中科院空間科學中心、中航綜合技術研究所項目等已經開工建設,預計明年投入運營。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項目預計年底開工。
加上正在醞釀中的互聯網創新產業園,懷柔園的三大特色產業園將與中關村示范區相關產業銜接,引進科技資源,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逐步增大相關產業總量,力爭到2015年實現總收入2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