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保定市北市區委
保定市北市區人民政府
關于打造河北“中關村”的實施意見(摘要)
市委十屆六次全會為北市區打造河北“中關村”、形成經濟轉型的“升級版”、實現經濟“二次騰飛”指明了方向。 為強力推進河北“中關村”建設,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打造河北“中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打造河北“中關村”,是市委、區委立足實際,充分審視北市區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作出的重大決策。
(一)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河北“中關村”成為北市區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首都經濟圈發展正在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已經開始由“虹吸”向“外溢”轉變,為打造河北“中關村”帶來了利好東風。
(三)市委實施主城區人口、面積、經濟規模“倍增計劃”,加快東湖文化中心、高鐵新城、北部新城等新區建設,為打造河北“中關村”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我區有駐區高等院校9所,比較優勢突出,為打造河北“中關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動力。
(五)我區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為利用京津要素打造河北“中關村”帶來難得機遇。
(六)我區經濟發展上升態勢明顯、潛力巨大,為打造河北“中關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明確打造河北“中關村”的目標、要求、任務
打造河北“中關村”,必須堅持高端發展、開放發展、創新發展,不斷激發打造河北“中關村”的內生動力和創造活力。
(一)總的目標
以保定工業園區、河北大學科技文化產業園區、東湖文化中心“三園合一”為啟動平臺,用3—5年的時間,建成一個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科技信息發達、服務體系健全、文化氣息濃郁、區域特色鮮明的核心培育區;再用5—10年的時間,將我區東部建設成為“冀中有特色、河北有地位、全國能示范”的現代產業新城。
(二)總的要求
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高校為依托、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園區為載體,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文化創意和現代高端服務業“三大產業集群”,聚集高校優勢、吸納京津要素、發力創新驅動、提升園區品牌,筑夢河北“中關村”,打造跨越發展的動力引擎。
(三)主要任務
1.打造高端產業基地。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打造、引進國家級創新平臺,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主動承接京津經濟外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商務會展、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新興產業。
2.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研究制定出臺創新創業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科技創新企業孵化、培育機制和平臺,催動科技創新企業在我區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3.打造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基地。積極推動建立校企人才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建立高端人才引進機制和平臺,著力吸引同行業領軍人才,形成創新人才聚集示范效應。
4.打造創新資源聚集基地。樹立大京津理念,發揮同城化優勢,定向引進高端創新技術、人才和企業。加強與駐區高校、京津高校的對接合作,建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
三、加快推進河北“中關村”建設
打造河北“中關村”,必須傾全區之力,把一切工作向這個方向聚焦、聚力。
(一)科學編制規劃。實施規劃引領戰略,以“三園合一”為平臺,堅持“高端、特色、低碳、宜居”的理念,在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調整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以發展高新技術、文化創意、現代高端服務業為主攻方向,科學規劃空間功能分區布局及特色產業集群定位。
(二)加強推介招商。通過國家、京津、省、市級媒體進行廣泛推介。借助北京資源優勢,舉辦河北“中關村”產業園投資研討會(論壇)和新聞發布會。堅持高端引領,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開展定向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著力引進引擎項目。
(三)推進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為河北“中關村”最大支撐,以現有重點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創建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現代產業集群。
(四)搭建支撐平臺。堅持高端發展,提升放大園區品牌,充分利用高校優勢,著力支持創業基地和科技創新孵化基地建設。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支持,搭建銀企對接平臺,使資金匯聚投資高地。
(五)形成工作合力。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發展體系。發揮好高校的支撐作用,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主戰場。發揮好企業的主體作用,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四、強化打造河北“中關村”的各項保障
發揮比較優勢,打造河北“中關村”,必須樹立“精干、高效、專業、創新”的理念,敢想敢試,開拓進取,齊心協力、共同推進。
(一)成立領導機構。成立打造河北“中關村”領導小組。適時聘請高端專業人員,組建管理機構,逐步形成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招商、標準化管理的運營模式。
(二)建立責任體系。嚴格責任分工,按照年度計劃層層分解任務,責任到人。嚴格考核獎懲,將考核結果與干部使用、立功、受獎掛鉤。嚴肅責任追究,對于完不成任務、工作態度不積極、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給予嚴肅處理。
(三)創優發展環境。運用市場、法治、創新、開放的思維,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嚴厲打擊對項目建設、企業經營的干擾破壞行為,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強化政策支持,激發全民創業和企業創新發展的熱情。
(四)強化督導檢查。建立長效督導機制,實施嚴密、高效、不間斷的督導檢查,確保打造河北“中關村”工作的常態化、長效化。
(五)注重學習總結。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學習先進園區的建設、管理經驗。注重總結經驗,確保少走彎路,提高推進效率。